在公元3世紀初的曹魏時代,確實有舞獅表演。到南北朝北魏,佛教盛行。釋迦牟尼誕生那天,有“辟邪獅”隨佛像遊行。這只在繁華都市前闖出壹條路的“獅子”,當然是被人裝扮的。在梁肖時代,“舞獅”已經成為皇帝生日時龐大表演隊伍中的壹個節目。以“老胡”為首,有扮成獅子鳳凰的演員,也有擅長“胡舞”的舞者等等。到了隋代,舞獅已經登上了舞臺。
到了唐代,隨著舞蹈藝術的高度發展,舞獅不僅在民間和軍隊中流傳,還正式納入了宮廷的樂言樂部。在裏布吉,舞者們裝扮成五只不同顏色的獅子,朝著中國、東、南、西、北五個方向跳舞。白居易的詩《西涼歌沙》中描寫的舞獅,和今天的舞獅表演幾乎壹模壹樣。
今天在中國和海外華人社區廣為流傳的舞獅,仍然以舞蹈來祈求幸福,祝願生活幸福。19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天安門廣場前的“東方舞獅”方陣,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中華兒女昂揚進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的舞獅運動在新時代的發展。中華民族對具有英雄氣勢和感染力的靈感情有獨鐘。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敲鑼打鼓“戲舞”的記載。後來又有了漢畫像石中的鼓舞,南北朝石窟中的花鼓季樂,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鼓舞圖,宋明時期的鼓舞記載。時至今日,中國各地流傳著不同風格的靈感,主要是氣勢磅礴的靈感,也有能歌善舞的小帥靈感。
鼓的形態也很豐富,有放在座架上的鼓,舞者圍著鼓邊跳邊打,鼓聲隆隆如雷;也有小鼓,挎在腰間,形似瓜;雄壯豪邁的人物,如陜西安塞腰鼓,舞吞山河;山西花鼓相當有名,花樣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
安徽鳳陽花鼓很受歡迎,由男女兩人表演。女的提著冬瓜形狀的花鼓,男的拿著小鑼邊唱邊跳。歌詞經常歌頌流浪生活的苦難。隨著無家可歸的災民以歌舞鳳陽花鼓為生,鳳陽花鼓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民間歌舞相結合,成為風格各異的鳳陽花鼓。
《太平鼓舞》的鼓像扇子,壹敲就格格作響。其形制類似扇子舞,流傳於兩千年前的漢魏時期。從最初的宗教祭祀性質到人們自娛自樂的舞蹈,甚至表演項目。北京的“太平鼓舞”在清朝時很受民間歡迎。蘭州的太平鼓很獨特。桶形鼓長1米。用牛皮做的鞭子抽打,鼓聲隆隆,聲震數裏。鼓點動作大而強,有跳、跳、飆、閃、騎等舞蹈技巧。雄偉的氣勢充分體現了黃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氣概。
除了漢族眾多的鼓舞外,少數民族的鼓舞還有藏族的“巴誌”、維吾爾族的“手鼓舞”、苗、彜、壯、瑤等民族的鈸舞、佤族的“木鼓舞”,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至今。除了文中提到的幾個,還有很多獨特的啟發。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風鑼鼓,據說起源於堯舜時代,流傳至今。表演者從30到400人不等;龐大的鑼鼓隊擺出壹個方陣,壹個圓圈,壹個梅花陣,鑼鼓鈸齊鳴,震天動地。開封的“大鼓舞”也是波瀾壯闊。流行於福建、臺灣省等地的鼓傘,據說起源於明朝戚繼光戰勝倭寇,百姓歡慶起舞;男女共舞,舞姿輕盈活潑,壹對老夫妻穿插掌摑;富有戰爭的熱烈氣氛。在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的開幕式上,在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舞蹈表演中,有壹群保山彜族青年敲鈸起舞,邊打邊跳。舞蹈雄渾豪放,鈸聲震大地。
鈸是壹種響亮的樂器,也是壹種閃耀著金光的舞蹈工具。蛤蜊舞從古至今,從中原流傳到少數民族地區。邊打邊舞、飛鈸是其絕技,既是民間節日的表演技藝,也是佛教、道教、巫術祭祀等宗教活動中的舞蹈門類。在古代中國,有用各種樂器跳舞的悠久傳統。甲骨文中已經有“戲舞”的痕跡。“蚌舞”的形象在古代文物中保存完好:霍錫良先生在安溪玉林第四窟繪制了壹組元代樂舞壁畫,其中壹幅堪稱“蚌舞”古畫。壹個半裸著支持藝妓音樂,頭戴皇冠,長長的飄帶輕飄飄地繞在肩膀和手臂上,兩腿張開,雙臂張開,斜靠著站立。左上方,兩根帶飄帶的鐃鈸似乎正從手中甩出,懸在空中,舞者在想抓與沒抓之間遊走。這分明就是壹個邊打邊扔鈸跳舞的手勢。
另壹幅清代的《打鈸圖》中寫道:“這幅中國打鈸圖,也是多人在戲班中扮演大媽的畫面。在廟裏燒香後,練習者可以用手指彈鈸,雙手可以彈四個。圖中是壹個小腳的女子,每人拿著壹根兩端有兩個鈸的帶子,在空中飛舞。從銘文來看,玩銅鈸與宗教活動有關。演奏銅鈸的大多是戲班裏的專業藝人。至今,以“蚌舞”為表演形式的“法鼓舞”在天津流傳,仍與宗教活動有關。那氣勢磅礴的鈸舞,意氣風發,挺拔有力。流行於廣東佛山的飛蛤舞,鈸小巧精致,鈸帶較長。鐃鈸飛出又回來。上下左右,眼花繚亂,是舞蹈和雜技的巧妙結合。西漢王朝的建立結束了長期戰亂的局面。漢高祖劉邦為了穩定國家,恢復生產,在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在人間建立淩星廟,祭祀農神後稷。據《後漢書·祭祀誌·下篇》“舞者用十六童子。舞者就像教學的田地,第壹次耕耘,第二次耕耘,趕走了鳥兒,割草揚場,就像他們的功德壹樣。“這種舞蹈將鋤、犁、播、除雜草、松土、打谷場、趕麻雀、收割、打稻子、揚場等農業勞動動作,都融入舞蹈之中,蘊含著贊美農業勞動、祈求豐收的意願。
據史料記載,明代音樂學家、藝術理論家朱載堉整理了許多古代舞譜,收入《樂律全書》,其中有《淩星舞譜小集》和《淩星舞賦》詩壹首。對該舞的主題、意義、團隊組建、樂器、舞容、表演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同時,還有壹幅淩星寺的太平字舞,十六人組成。設計精準,隊形變化路線清晰,堪稱古舞譜中的“場錄圖”。
朱載堉創造性地為十六個男孩表演了農業勞動舞,並為這座神社增添了優雅的樂舞——詞舞《世界和平》。同理,世界要和平,只有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人民吃飽穿暖,世界才能和平。壹年壹度的長洲太平清醮是香港人比較熟悉的,其中的重頭戲是“風光巡遊”,由小朋友表演飄色,扮演古代人物的角色。所謂“亂世佳人”,就是演員用支架巧妙地撐起來,扮成各種角色的少男少女站在上面的壹種遊行表演形式。這種有酬神之意的遊行在全國都很流行。
肩挑女舞隊,飄色舉亭之源(又稱背棍、鐵棍),是南宋臨安街頭獨具特色的壹支舞隊。以女孩在成年人的肩膀上跳舞為特點。據武林舊事袁說:“自冬歸京城,孟舊年歸,已有數十隊少女舞女...從那以後,每天晚上都是這樣。”“夢想梁璐季樂”說:“市場上有三五個團隊的音樂家和壹兩個女孩跳舞。因為舞蹈者是騎在別人的肩膀上,被舉在空中跳舞,所以舞蹈姿勢主要靠優美的腰肢和柔軟的手臂。宋代詩人吳文英對這支舞蹈隊的表演和舞蹈者的服裝和心態作了生動的描述:
“絨貉帽遮額,金蟬窄於胡衫。累了可以聞壹聞鼓笛。
我說我住在城東,買個壹千塊錢的都不要猶豫。回來就又困又困,還夢見跳舞。」
從服飾和伴奏樂器的特點來看,這種舞蹈似乎是從西北傳入中原的,所以有些“胡”的風格。在笛子和鼓點的伴奏下,舞者們優雅地起舞,在人群上方的空中翩翩起舞,十分吸引人。時至今日,在安徽“花鼓燈”的“大場子”(群舞)中,仍有“蘭花”女子站在男青年肩上跳舞的場景;《擡閣》和《亂世佳人》也保留了類似的表演形式,與肩扛舞隊有壹定的傳承關系。古人把以踩地為節,邊唱邊跳的群眾自娛歌舞稱為“踩歌”。“踏歌”多在民間節日中跳,如元宵節、中秋節等。人們三五成群,手袖相連,即興編詞,載歌載舞。
在漢代,正月十五有歌舞活動。唐代的“踏歌”在民間和宮廷中廣泛流行。唐詩中有很多“踏歌詞”,描寫“踏歌”的盛況。人們盛裝聚集踏歌,載歌載舞三天三夜。宋代以後,學者們常把壹些少數民族的民間歌舞稱為“踏歌”,因為他們的舞蹈和“踏歌”壹樣,具有群眾性、自娛性、手拉手、腳踩地、載歌載舞的特點。
事實上,人們繞圈、牽手、載歌載舞的舞蹈形式自古就有。5000年前的舞蹈陶罐生動而準確地描述了這種民間舞蹈形式。傳說中的姚時期的“打土”應該是這種舞蹈形式的最早記錄。
由於這種舞蹈便於人們面對面地交流感情,凝聚力強,所以迄今為止,世界上許多民族都保留了類似的舞蹈形式。特朗勒阿奇爾
流行於甘肅臨夏附近積石山縣大河故裏的保安族民間舞蹈。壹般來說,人們在婚禮上跳起來祝賀新娘和新郎。
寶安婚禮風格獨特,壹般在主麻日(齋月星期日)舉行。婚禮上,村上唱《宴歌》表示祝賀,然後新郎新娘壹起唱,然後大家圍著火堆載歌載舞《Tejanle Aqi Fever》。這種舞蹈節奏明快,豪放不羈,動作簡單明快,舞者上身放松,雙臂擺動自然,雙膝彎曲自如,富有彈性,呈現出輕盈優美的風格。這種舞蹈經常以二重唱或群舞的形式表達人們對新婚夫婦的祝願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英、瑞)哈裏(人名)
東鄉民間舞蹈。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臨夏東鄉而得名。這裏的每場婚禮都很熱鬧,當新媳婦被接進婆家時,親戚朋友都會去唱“哈裏”(意為祝賀新年),以示祝賀。
“哈裏”是東鄉族特有的歌舞形式。婚宴上,哈裏壹人領舞,大家壹起加入,載歌載舞,即按照音樂節拍整齊地拍手或擊掌,曲腿下蹲,左右移動舞步,時而隨著聲音前進、後退或旋轉。舞蹈動作簡潔、歡快、滑稽。“哈裏”常常把婚禮推向高潮,這是東鄉族的傳統民俗活動。
宴會音樂和舞蹈
回族民間舞蹈。生活在甘肅和青海的回族人民經常在婚宴或喜慶的日子裏表演壹種動作獨特、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因此得名宴舞。
宴席歌反映的內容非常廣泛,既有傳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有的揭露黑暗,有的贊美光明;有諄諄教誨的警句,也有祝賀祝福的良言...宴會歌舞也相應地反映了這些內容。這種舞蹈多為男子二人轉,即使有男女二人轉,也是女扮男裝(尤其是青海省)。不同地區的宴席樂舞風格各異:在甘肅省,多為男子載歌載舞,武術氣息濃厚,舞蹈動作粗獷激烈;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的舞蹈動作精致優美;青海省民和縣的舞蹈動作瀟灑,用手腕像蝴蝶壹樣翩翩起舞。舞者不唱歌,歌手不跳舞。而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則以女子磕碰手串為特色。
這種舞蹈由二胡、竹笛和打擊樂伴奏。常用的宴席歌有《四處流浪》、《哭五表宴席歌》、《圈舞宴席歌》、《八單宴席歌》等。
拉駱駝
撒拉族民間舞蹈。撒拉族的民間舞蹈敏感而富於表現力,具有中亞舞蹈的獨特風格,如拉駱駝、狩獵舞、阿裏馬、馬秀日、賈立安舞、揚麥舞、打壁舞等。
傳統舞蹈“拉駱駝”是壹種敘事性舞蹈。傳說撒拉族的祖先是拉著駱駝跋山涉水來到這裏的,這種舞蹈是為了提醒後人他們的遷徙歷史而產生的,壹直流傳至今。舞蹈由四個人表演,其中兩個人穿著毛皮大衣裝飾駱駝,壹個人裹著“Dosdar”(頭巾),穿著長袍牽著駱駝,扮演撒拉族的祖先格勒曼,另壹個人扮演當地人(蒙古族)。舞蹈開始時,蒙古人問:“妳是哪裏人?”卡馬芒回答:“我是撒馬爾罕人!”“邊唱邊跳,以歌舞的形式提問,生動地展現了先民遷徙的艱辛歷程和途中所見所聞。舞蹈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充滿生活氣息。這種舞蹈經常在喜慶的日子裏表演,為節日增添樂趣,在這個民族的人民中很受歡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間舞。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康多鄉,每年從正月初八開始,每當夜幕降臨,當地的土族人都喜歡提著紙糊的紅燈籠,聚集在村寨旁的廣場上,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跳起歡快的巴郎鼓(土族特有的壹種短鼓),為族人祝壽。
舞蹈演員右手拿著鼓,左手拿著燈。在噶巴(領舞)的帶領下,搖鼓點燈,載歌載舞。大家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繞篝火三圈,舞蹈動作輕柔優美,或者幅度很大,有跳躍、隨鼓旋轉等技巧。舞蹈結束後,隨著哨聲的指揮,節奏逐漸放緩,舞步逐漸放慢,隊形變成男女兩排,舞者原地扭動,鼓點和燈光也在輕輕鳴響擺動。然後男女對唱,歌詞是關於太陽和星星的問答。歌曲結束後,舞者們圍著篝火隨著鼓點和燈光起舞。歌舞壹直重復到深夜。巴郎的鼓勵從十幾個人到幾十個人不等。黑暗中的紅燈像閃閃發光的紅星,在明亮的篝火周圍聚散,變幻莫測,妙不可言,深受群眾喜愛。
趙安
土族民間舞。土族是壹個能歌善舞、有著悠久文學藝術傳統的民族,雖然土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口頭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學、民歌、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意味深長、膾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趙安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人民中廣泛流傳的壹種喜慶吉祥的舞蹈。趙安歌詞的內容基本分為兩種:春節和婚禮。趙安在春節期間跳舞,唱著辭舊迎新,期盼莊稼豐收,六畜興旺,祝全村平安。在婚禮上蹦蹦跳跳的趙安,表達了新婚夫婦永遠幸福、互相尊重、相愛、白頭偕老的願望。
趙安的舞蹈優美細膩,風格獨特。女人的動作優雅、細膩、溫柔,男人的動作粗獷、開朗、大方。總的來說,趙安的舞蹈動作表現了土族人民高漲的熱情、奔放的民族個性和對幸福的美好祝願。
保護和維護佛法
裕固族民間舞蹈。裕固族信仰喇嘛教,他們的宗教舞蹈很受歡迎。流傳於甘肅肅南裕固族地區的護法舞就是其中的代表舞蹈之壹。
護法,和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壹樣,屬於寺廟祭祀神、鬼的舞蹈儀式。農歷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廟裏都要跳護法。出席的有20人左右,戴著面具(12牛、馬、鹿、鴉、鷹、喜鵲、骷髏等各種神),手持樂器。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點,如牛馬穩健莊重的動作,鹿鷹兇猛的動作。這種舞蹈有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比如表演骨架,動作靈巧,跳躍較多。
卓(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卓被稱為郭莊,因源於遠古先民圍著鍋在篝火旁跳舞,故稱郭莊。是藏族人民喜愛的歌舞形式之壹,自娛自樂。它經常在民間節日或農閑時跳,在藏區廣為流行。
四川馬爾康的鍋村最典型,有大大小小300多種* * *。
《大鍋莊》多是歌頌性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少部分反映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美好願望和反抗精神;《小郭莊》的內容大多生動活潑,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真情實感,如描寫真摯的愛情、贊美家鄉的自然風光、歌頌勞動、慶祝豐收等。
在表演節目中,鍋舞由舞者領舞。舞者手持鈴鐺,帶領人群,圍成圓圈跳舞。
在主火炬的前部,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手拉手做動作。當隊形形成壹個大圓圈時,所有的人放開手獨自起舞,並加上手。大郭莊的動作蒼勁有力,渾厚豪放。因為動作和音調比較復雜,而且種類繁多,表演難度大,很難被年輕人接受。所以大部分老年人都會跳進這種鍋裏種地。
從開始到結束,小郭莊的男女分成兩隊各做各的動作,呈對稱隊形,集體轉圈。因為互相牽著手,手上沒有什麽動靜,腳上的動靜很小,沒有太大變化。通常是壹個主體的重復動作,當這個動作不新鮮時,就改成壹個基本動作去跳。由於小郭莊充滿生活氣息,活潑跳躍,不同尋常,別具壹格,旋律優美,所以特別受年輕人的喜愛。
在鍋村跳舞時,男性的動作富有彈性、柔韌性,富有沖擊力,而女性的動作則更加優美、溫柔、端莊、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