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求壹篇1500字以內的書信體作文,主題為“關愛他人,關愛弱者,關愛靈魂”

求壹篇1500字以內的書信體作文,主題為“關愛他人,關愛弱者,關愛靈魂”

第六章關註社會,關愛他人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壹個多姿多彩的社會,我們生活在壹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正值壯年,漫漫人生路等著我們去探索和實踐。要想“立足社會,學會做人”,很重要的壹條就是從小“關註社會,關心他人”。

“關註社會”就是要關心國家大事,關註現實生活,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就以“振興中華,建設祖國”為己任。“關心他人”要求我們以壹顆開放真誠的心去關心和包容他人,樂於奉獻和幫助他人,以實際行動努力營造壹個和諧關愛的環境。總之,“關註社會,關心他人”,就是要求我們“關心家事、國事、世間萬物”,要求我們從小“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

其實,“關註社會,關心他人”也是“誠信”的豐富內涵之壹。壹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會與他人發生無數種多樣的關系。清正廉潔、為民、為公的人,以“關註社會、關愛他人”為己任;腐敗自私,壹心為己的人,通過損害公眾和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關愛社會,關愛他人”並不遙遠,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眾所周知,我們的社會每天都在快速發展。生活在這個多變的社會,我們必須時刻以嶄新的眼光關註它,處處以創新的智慧汲取它,面向社會,依靠它。如走出課堂,參觀、調研、實踐,開展“看壹看家鄉新變化”、“校園添新綠”、“做環保小衛士”、“寫提案”等活動。,讓我在活動中學會關註社會,從小就下定決心做壹個對社會和他人有用的人。

★妳身邊的榜樣(1)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二女生黃燕,從2006年8月開始,歷時8個月,走訪了上海市11中心區的265名乞討人員,完成了壹份48頁26000多字的社會調查報告,其中有詳細的數據和實例。16歲的華師大二附中高二學生黃燕,利用業余時間和節假日,花了8個多月的時間,調查了265名乞討者,最終完成了《乞討者調查報告》。2007年3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22屆青年英特爾科技創新大賽上,黃巖的調查報告因其強烈的人文關懷受到高度評價,獲得壹等獎、復旦思維獎等5個單項獎。評審專家對這份“極具社會責任感的調查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黃艷的研究報告題為“關註乞丐現象,構建和諧社會——關於乞丐的調查、文化分析及安置方案”。為此,她實地走訪了上海11區的265名乞討者,從性別、年齡、籍貫等七個方面對乞討者進行了分析。黃巖根據調查結果和文獻,以獨特的分類方法,總結了古今中外乞丐的乞討方式、原因和態度。通過對712非乞討人員的問卷調查,分析乞討人員對社會的影響。根據調查結果和材料,她首先分析了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對乞丐的不同影響。在民意調查的基礎上,參考古今中外的流浪乞討人員安置方案,綜合民政局、救助站、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從預防和安置兩個方面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分類討論,最終以全新的見解提出了符合國情的流浪乞討人員妥善安置模擬方案。黃艷希望通過這個話題,讓人們思考乞討現象,探索我國的救助管理制度,對和諧社會的建設有所啟示。黃巖的調研報告既有田野調查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又有細致歸納和思考的深度。出自壹個16歲的姑娘,真是讓人拍手稱快。第22屆青少年英特爾科技創新大賽評委團的壹位專家在現場表示:“她的社會責任感和同情心令人感動。”黃燕的行為得到了家長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並沒有因為經常去乞討耽誤學業。相反,在調查和實踐中,我豐富了自己的人文素養,提高了自己的同情心和思考現實生活的能力。她的故事值得深思。

黃巖在街上采訪乞丐。

★妳身邊的榜樣(2)

上海五十四中女生陳沖,以“上海市高中生與家長溝通情況調查分析”為題,於2008年3月23日獲得第23屆Intel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壹等獎、市長提名獎入圍獎、華東師範大學夏雨獎。陳沖的項目調查歷時壹年多,涉及全市8個區的12所中學。發放調查問卷650余份,獲得了第壹手具體翔實的數據和案例資料。通過調查分析,了解上海市高中生與家長溝通的現狀。通過研究,為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依據,為孩子了解自己和同伴提供了壹面鏡子,為學校教師和相關研究者提供了鮮活的研究材料,為促進高中生人格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提供了實際幫助。壹個普通的高中女生,壹個充滿研究精神的女生,壹個懂得堅持不懈探索的女生,在老師的指導、家長的支持、同齡人的配合下,在自己的高中生涯中經歷了壹段特殊的探索和研究之旅。陳沖第壹次接觸這個話題,源於學校開展的研究型課程。她壹直在思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決心克服困難,努力到底。經歷了壹些挫折後,她覺得中學生從身邊的人和事入手更實際。於是她開始註意自己和同齡人以及他們父母之間的交流。她把求真務實的創新精神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成為同齡人的榜樣。

★妳身邊的榜樣(3)

2006年9月的壹個周末下午。來自重慶市田家炳中學二年級四班的張華傲坐在電腦前,習慣性地瀏覽壹周的國際國內新聞。看完新聞,她隨意打開了壹個英文網站。在滾動的新聞公告欄裏,壹條醒目的新聞吸引了她的註意力。

消息是:“第24屆世界中學生峰會將於2007年10月20日至29日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舉行。峰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學生將與著名學者探討戰爭與和平、經濟與社會、發展與環保、民族與宗教等問題。如果妳是中學生(高中生),向組委會提交壹份高質量的研究(調查)報告,很可能會獲得邀請……”

張華傲眼睛壹亮:我壹直參與學校的環保工作。我可以寫壹篇關於環保的研究報告,爭取參加世界中學生峰會嗎?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環保團體的壹個好朋友,得到了壹致贊同。他們決定* * *完成壹份高質量的環境調查報告,沖刺世界中學生峰會!

從2006年9月到6月165438+10月的兩個多月時間裏,張華傲和環保隊的兩個同學利用周末采集水樣,觀察長江的水流情況。通過調查和實驗研究,測定了長江不同時期的PH值、氯氮、硝酸鹽、總磷和溶解氧的含量,確定了長江的清澈度、汙染度和水質類別。

在獲得大量第壹手資料後,他們按照國際通行的體例,撰寫了壹份五千多字的研究報告——《長江水質調查報告》。

2006年10月25日,165438,張華傲將研究報告翻譯成英文,附上實地考察和實驗的相關圖片,然後通過電子郵件發給聖地亞哥大學世界中學生峰會組委會。

2006年2月28日,65438,張華傲日夜渴望的夢想實現了!他們收到了聖地亞哥大學的邀請函:“親愛的張華傲,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妳參加2007年10月20日至29日在聖地亞哥大學舉行的第24屆世界中學生峰會……”她很榮幸成為第壹批參加世界中學生峰會的中國中學生!

後來張華傲才知道,他們的研究報告得到了組委會的壹致贊賞,被稱為“少有的以腳踏實地的研究風格和嚴謹的科學分析寫成的報告”。

2007年6月5438+10月65438+9月的壹個下午,張華傲和另外兩個同學從北京飛到洛杉磯,然後從機場乘專車到達聖地亞哥大學。

寄宿在當地居民家中是本次峰會的活動之壹。

張華傲住在聖叠戈傑拉爾德夫婦家中。他們有壹個15歲的兒子,鮑勃,正在學中文。張華傲送給他們壹包大紅中國結和壹套雙語版的《重慶攬勝》畫冊。愛米麗太太高興得連連稱贊:“好美,好美!”

第二天,張華傲跟著鮑勃去聖地亞哥國際高中上課。第三節課正好是中文選修課。上課的老師是壹位年輕的美國女老師,在重慶大學讀書。她的中文名字叫蘇愛梅。

在主課開始前,蘇老師讓學生們復習昨天講的拼音規則。結果,沒有人能準確完整地回答他們。鮑勃也被叫起來回答,但他也壹臉茫然。突然,鮑勃靈機壹動,用英語大聲說:“我這裏有個中文老師。她是壹名剛從中國重慶來的學生。能不能請她幫我回答壹下?”

老師聽說有中國的學生來了,馬上邀請張華傲講地道的中文。張華傲優雅地走上講臺,放慢語速,用中文告訴學生們華二的拼寫和發音規則。因為他是地道的“語文老師”,課堂氣氛壹下子活躍起來。講完《華二音》後,蘇愛梅老師熱情地建議:“請張華傲繼續上這堂漢語拼音課!”教室裏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張華傲詳細描述了漢語拼音中容易出錯的調規。最後,張華澳教大家壹首流行的中文歌曲《不得不愛》。她把歌詞寫在黑板上,用拼音標註,然後壹遍又壹遍地教他們唱。太熱鬧了,上課都變成跳舞了!

張華傲的名字在聖地亞哥不脛而走。在峰會正式開始之前,來自中國的活潑、開朗、聰明的女孩張華奧已經成為各國學生關註的焦點。

2007年6月28日+10月28日,第24屆世界中學生峰會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學生聚集在聖地亞哥大學的禮堂,聆聽來自美國和英國著名大學教授的講座。報告分為十大主題:戰爭與和平、經濟與社會、發展與環保、民族與宗教、消除恐怖與歧視。報告結束後,將進行小組討論和自由發言,並將指定特別優秀的學生發言。

張華傲接到通知,她將代表亞洲中學生做壹個以環保為主題的演講,以壹個中學生的角度闡述環保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及人類對環保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

張華鰲很快擬好了演講提綱,確定了三大主題:第壹,世界只有壹個地球,地球還面臨著脆弱的生態;第二,環保應融入中學生的自覺意識;第三,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28日下午的研討會上,張華傲被任命為第壹個發言人。她面帶微笑,自信優雅,用流利的英語發表了演講。從世界環保運動到環保紀念日,從首屆環發大會到中國21世紀環保宣言,從南極臭氧層破洞到全球變暖,從生物多樣性減少到珍稀動物滅絕,各種環保話題壹應俱全。

在談到中國環境保護的巨大成就時,張華鰲列舉了中國正在開展的諸多環保行動:在農村大規模實施“退耕還林,再造秀美山川”;“整治環境汙染,凈化中國城市藍天”環保行動;中國政府以極大的責任感處理了2005年的“松花江汙染”事件...她在侃侃講過,用翔實有力的事實證明了中國政府治理環境汙染的成績和決心。

聽完她的演講後,史密斯教授發表了即興演講,稱贊中國是壹個偉大的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他相信,20年後,中國壹定會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壹!

當然也有對張華傲的熱烈掌聲!

2007年6月29日下午,張華傲和同伴完成了10天的登頂之旅,返回學校。張華傲說,在世界中學生峰會上,他們有壹個共同的感受,中國似乎是會議的熱點和主題。

“我們帶來了中國中學生的熱情和智慧,帶回了世界對中國的贊美和欽佩。”作為中國的壹名中學生,張華傲對此非常自豪!

同學們,通過自我反思、觀察和調查,以上三位同學表達了對社會問題的真知灼見和建設性意見。他們走出“圈養”的校園,走向廣闊的社會,凸顯了他們作為新壹代的思考能力、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對我們學生的社會成長大有裨益。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行動起來?社會是最好的學習世界。讓我們積極融入社會,將知識價值與實際價值緊密結合,將個人價值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在“讀萬卷書”的基礎上繼續“走萬裏路”,達到知行合壹。也許這種做法看起來很辛苦,但卻是壹種難得的社會思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鍛煉,是人生功課的必要補充。

生活在這個社會,做壹個誠實的人,除了時刻關註身邊發生的事情,學會關心他人和弱勢群體也很重要。

眾所周知,在復雜的社會裏,人們需要理解,友誼和真誠。說到友誼,我們不應該錯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鋼琴家。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樂,因為它有高有低。有壹次,俞伯牙乘船沿河旅行,到達壹座高山時,突然下起了大雨,於是他停在山邊避雨。博雅的耳朵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眼睛看著雨水擊打河水的生動場景,他的鋼琴充滿了喜悅。博雅正興致勃勃地演奏著,突然感到琴弦奇怪地顫動了壹下。這是鋼琴家的心靈感應,表明有人在附近聽鋼琴。博雅走出小船,果然,他看到壹個樵夫坐在岸邊的樹林裏。這是鐘子期。博雅邀請他上船,兩人交換了姓名。博雅說:“我為妳演奏壹曲好嗎?”我馬上洗耳恭聽。博雅即興創作了壹首歌《高山》,第二期大贊:“多麽巍峨的山啊!”博雅又彈了壹首《流水》,第二期贊道:“好浩蕩的河啊!”博雅很感動也很激動,對他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妳能理解我的心。妳真是我的知音!”於是兩人成了死黨。後來,河馬小廚師不幸因病去世。博雅心碎了。他在河馬小廚師的墓前為他彈奏了壹首充滿懷舊和悲傷的曲子,然後在河馬小廚師的墓前砸碎了他珍貴的鋼琴。

為了感謝他的知心朋友,博雅弄壞了鋼琴,從此再也沒有彈過。這種山水相連的友誼是我們中國文化中強烈的期望。那麽我們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身邊的同學朋友的呢?

我們不會忘記壹些難忘而感動的場景:當壹個同學家裏有困難時,其他同學伸出友誼之手,慷慨解囊;運動會上,我們當然為第壹名歡呼,但堅持到最後的同學,依然會得到觀眾的歡呼和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考試受挫,但我們並不孤單。總有同學朝我們走來,拍拍肩膀,安慰鼓勵。我生病的時候,同學們互相照顧,遞藥遞水,噓寒問暖;當我們受到表揚和肯定時,我們的同學會為我們鼓掌,向我們祝賀...生活的美好,正是因為它不斷重復著這樣的壹個平凡,而這個重復的平凡,體現了人性的善良和友愛。

但是在我們身邊,仍然存在著壹些不和諧的現象。有的同學竟然對身邊的同學伸出不友好的手,為了壹點小事糾纏其他同夥,對他破口大罵,大打出手,其惡毒程度不亞於對待窮兇極惡的敵人;還有壹些同學為了追求個人享受,對我們同學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敲詐,拳打腳踢,強迫,威脅。“既然是兩個同學,急什麽?”?茫茫人海中相遇,已經是壹種緣分,更何況拋開法律層面,我們能在同壹個學校相處,能做同學。這樣的命運,我們怎麽能輕視和褻瀆呢?

我們先來看這篇短文:兩只螞蟻相遇,只是觸碰到對方的觸角,向相反的方向爬去。爬了很久,他們突然覺得很遺憾。在這麽廣闊的時空裏,身材這麽小的相似的人不期而遇,卻為什麽沒有互相擁抱?想想吧。我們不是壹樣的嗎?在千萬人之中,在千萬年之中,我們碰巧在這裏相遇,成為了校友和同學,沒有更早,也沒有更晚。我們要珍惜這份緣分,敞開心扉,放大心胸,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包容。只有這樣,以後才不會像螞蟻壹樣唉聲嘆氣。

★唐山十三個農民兄弟

2008年初,壹場嚴重的暴風雪襲擊了中國南方,湖南郴州成為冰天雪地中的壹座孤島。沒有上級號召,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農民(宋誌勇、楊國明、楊東、王稼祥、王德亮、宋智賢、王保國、王寶忠、曹秀軍、尹福、宋九福、楊國屏、王金龍)。都是男性,河北唐山最老的人62歲,最小的19歲。)除夕夜,他們租了壹輛大巴出發,不顧風雪來到那裏參與救災。

這些來自唐山市玉田縣城東八裏鋪村2組的13農民,自備工具,在初二上午到達郴州電力應急指揮部,成為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的編外“搬運隊”。每天,他們早早起床,踏著積雪為搶修現場搬運設備、搬物資、擡電桿。2月23日,這13名農民兄弟在工作了16天後,離開郴州,回到了家鄉。許多郴州市民得知消息後自發前來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

5月12日下午,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誌勇與12兄弟商量後,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北川縣城,成為首批進入北川的誌願者之壹。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錘砸、鋼撬棍、徒手刨,不斷尋找幸存者。哪裏需要他們,他們就去哪裏。他們與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壹起,救出了25名幸存者,挖出了近60名遇難者的屍體。他們的行動感動了中國人民,所以他們被評為2008年感動中國的人之壹。感動於中國組委會授予唐山十三位農民兄弟的頒獎詞:不回家,萬裏雪中送炭;不是鄰居,是陌生人,互相幫助。他們用簡單、善良、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意義。被中國感動的推委會委員劉姝威說:“如果壹方有困難,各方都會支持。是他們和無數像他們壹樣的人,撐起了2008年中國的脊梁。

誠信不僅是壹種行為,更是壹種理念、壹種境界;老實人要學會關註社會,關心他人,這是思想純潔、靈魂純潔、心靈幹凈的表現。“同學們,我相信,只要我們把“誠實”和“清潔”這兩個字放在心靈的天平上平衡,那麽,無論什麽環境,我們的人生之路都不會歪斜,我們會努力做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潔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

【名言】

讓它歌唱,並請求它友好的聲音。-《詩經》

我不能用春風來吸引人,我不能用夏雨來淋人,我會很窮的!-老話

意義不比愛民高,行為不比愛民厚。晏子

治國有常,惠民為本。——《淮南潘子論訓》

愛是偉大的,愛是真誠的。愛是壹種犧牲,也是壹種幸福。讓我們用愛傳遞人間真情,用愛分享人間快樂。——劉琳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故事欣賞】

壹、周敦頤,廉潔愛民的典範

北宋五子之壹的周敦頤是著名的哲學家。理論上,他曾提出“公”是完全沒有欲望的表現。對此,他在《通書》中說:“聖人可學乎?”答案是可以學習的。有什麽意義?答案很中肯。“壹”才是重點。所謂“壹”,就是無欲無求。無欲則能平,空無壹物,思想萌發時正直無邪。靜空的時候是沒有疑問的,沒有疑問就能明白。當妳的思想萌發的時候,妳就沒有私心,無私就會有偏差。如果妳這樣做了,妳就和聖人沒什麽區別了。

做官之後,周敦頤不僅在思想上提倡忠於職守,而且在行動上表現出忠於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關心他人生活和社會大事。有壹次,他在洪州做南昌知府的時候,得了壹場大病。他的朋友潘興思去拜訪他,壹進門就吃了壹驚。原來,周敦頤家裏空無壹人,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裝在壹個破舊的櫃子裏,所有的錢加起來不到100。潘興思知道,周敦頤當了幾年知府,工資不低。但他領到工資後,總是分給窮人,或分給同宗的親戚,或招待客人朋友。只要別人告訴周敦頤,他有什麽困難,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這也是他現在生病,連看病的錢都拿不出來的原因。這時,周敦頤的妻子哭著對潘星思說:“錢都沒了以後,壹家人壹直靠粥過日子,過著又窮又寒酸的生活……”

後來周敦頤的官友要出錢給他買新房。周敦頤知道後,更是婉言謝絕:“我節衣縮食,為黎族百姓作出表率,以防奢侈浪費之風盛行。如果我們都講究穿漂亮衣服,騎好馬,追求官員的奢靡享受。普通人也會跟風,結果導致品行不良,社會風氣敗壞。到時候就很難改正了,所以我不能接受妳的好意。”朋友點頭稱是。

周敦頤為人民生活著想,同時對下屬嚴格要求,監督他們的言行。有壹次,周敦頤的壹個手下把他領的工資和米拿到家裏。男人的妻子順手量了壹下米,發現多了三塊石頭,男人和妻子都沈默了。後來這件事恰好被周敦頤聽到,於是問他的手下。他的手下紅著臉說:“以前自己量米的時候,不把尖的部分壓平,自然就多了。”周敦頤又問:“多出來的米要多少錢?”男子說:“這是免費的。”周敦頤聽了這話,很生氣,逼著手下把早拿了好幾次的米錢拿出來。同時,周敦頤批評了管大米的倉庫官員,要求按照規定處理。後來,當地其他官員得知周敦頤嚴懲手下後,感到非常慚愧。

周敦頤雖然過著很清淡的生活,但他自得其樂,心胸寬廣,從不把貧窮放在心上。相反,他在壹首寫給家鄉人民的詩中表達了這種奉獻和誠實:

老子天生寒骨,官感不改舊儒。

不再喝香噴噴的醪糟,舉起那盤普通的菜和淡菜。

不知物之疲勞,官清勝夢魂。

壹個老朋友想問我還有什麽,因為道只是普通。

周敦頤在這首詩中表現出的為大眾服務、不謀私利、關心他人的精神,贏得了當時人們的贊譽,也給後世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把我火熱的心獻給了西藏和黨的事業。我對人民的愛就像高原上的藍天壹樣純潔、深邃、寬廣!孔繁森

二、人民公仆的典範——孔繁森

同學們,在青藏高原和齊魯大地上,漢藏人民都在呼喚壹個響亮的名字。妳知道是誰嗎?他是孔繁森。

孔繁森生前是西藏阿裏地區的黨委書記。他的家遠在山東聊城,但他堅決服從黨的安排,兩次進藏工作,歷時近十年。他為西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深受西藏人民的愛戴。

65438年至0979年,孔繁森第壹次進藏,任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三年,他走遍了全縣的鄉村和牧區,與藏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92年底,孔繁森二次調藏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裏地委書記。這壹任命意味著孔繁森將繼續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又壹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黨的決定和人民的需要。為了摸清阿裏的情況,孔繁森壹個縣壹個縣、壹個區壹個區、壹個鄉壹個鄉地跑,實地調研、出謀劃策,和當地幹部壹起想辦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阿裏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走遍了全區106的98個鄉鎮,行程8萬多公裏,在雪域高原處處留下了孔繁森深深的足跡。

在西藏工作的十年中,孔繁森愛上了西藏人民和西藏的山山水水。在工作中,他的個人物品裏總有壹個小藥箱。每次下鄉,他都是用自己的錢買藥裝滿小藥箱。下班後,他身邊總是圍著壹群等著看病的農牧民。他仔細地聽著,給他把脈,給藥,打針,直到小藥箱空了。當地村民常常熱淚盈眶地說:“孔書記真是壹位為民的好書記!”而孔繁森壹直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每次看到這些孤寡老人,就像看到了遠在他鄉的老母親。照顧好這些老人,就是為老母親盡我的責任。”。

1992年,拉薩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在陽日崗鄉地震的廢墟上,孔繁森收養了三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藏族孤兒:曲妮,12歲,曲音,7歲,貢桑,年僅5歲。壹個人在外面,我要工作,還要帶孩子。我可以想象工作的辛苦和勞累。當孔繁森晚上結束壹天的工作回到家,他首先要為孩子們準備美味的飯菜,然後教他們讀書寫字。逢年過節,只要有空,他總是和孩子們壹起娛樂,上街給他們買衣服買書。收養孤兒後,孔繁森的生活更加貧困。1993的壹天,他悄悄來到西藏軍分區總醫院血庫,要求獻血。事實上,他是來為孩子們賣血的。就這樣,孔繁森以“洛珠”的名義先後三次捐獻了900毫升的血液,900毫升的血液裏包含著孔繁森對這三個藏族孤兒的深深的愛!

孔繁森長期擔任領導職務,但他從不利用職權搞特殊,謀取私利,清正廉潔。從65438年到0986年,孔繁森擔任聊城行政公署副主任。用車很方便,但元宵節那天,他借了壹輛地板車,推著老母親上街看燈、賞風景。孔繁森,1991歲,曾任聊城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新建的專員房,原本有自己的壹套,卻給了其他住房困難的同誌,自己還住著簡易房。在孔繁森抽煙,西藏只抽幾毛錢的低檔香煙。有壹次孔繁森在阿裏黨校講課,黨校的同誌把兩條和紅塔山煙放在桌上,孔繁森卻批評說:在阿裏,壹斤羊毛四塊八毛,壹盒紅塔山二十塊錢。抽壹盒紅塔山,四五斤羊毛就燒光了!1994年7月,孔繁森帶領阿裏的同誌在京跑項目。壹連幾天,他和戰友們都在街邊小攤吃面。隨行的同誌認為壹個地委書記吃地攤不雅觀,但孔繁森壹本正經地說:“阿裏太窮了。想想那裏不富裕的人。我們能吃大魚大肉嗎?我們是人民的幹部,要時刻為人民著想!”

孔繁森同誌犧牲後,阿裏地委清理他的遺物時,發現除了壹臺袖珍收音機外,還有幾件簡單的換洗衣服,身上只剩下8元6角錢。誰會相信這是壹個地委書記的全部家當。

孔繁森為西藏人民奉獻了金錢、鮮血和健康,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體會到了他在詩中所寫的:“我把我火熱的心獻給了西藏和黨的事業。我對人民的愛,就像高原上的藍天壹樣純潔、深邃、寬廣!”

  • 上一篇:找出中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例子
  • 下一篇:什麽是軟文營銷?軟文營銷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