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至今,中秋之月絕非“有月”那麽簡單,“中秋”本身就是多重意蘊結合體。根據史籍記載,“中秋”壹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壹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紅”的記載。中秋之時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相思,念親人,祈豐收,表幸福,成為了文人賦詩寫文常用之意象。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的美好願景,“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壯誌情懷,都離不了中秋之“月”。
? 想必在中秋之夜,明朗空靜的夜晚,中秋節的誕生與延展流傳是不可破除必將形成的中華民族***有的節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團圓節或拜月節,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 中秋節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經考察,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月餅是絕不能少的。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銀橋,步入月宮。只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歸來後,命人整理出自己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之所以稱“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 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蘇東坡有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宋代中秋是繁盛的,但更多的是“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感傷,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
? 至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的重要節日之壹。每當夜幕降臨紫禁城,天清雲淡,皓月升空。披著月亮的清輝,清代皇帝帶領他們的嬪妃,拜祭月神,賞月飲酒。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中,每個人都感到清爽,或許還有壹絲不能和家人團聚的悲涼。
? 今人繼承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對其流傳至今、經久不息習俗的認同與構建。
? 吃月餅就是中秋佳節最重要的習俗,中秋夜,窗外皎潔的月光,壹家人熱熱鬧鬧吃著團圓飯,嘗著月餅。那麽中秋吃月餅又是怎麽來的呢?相傳,在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導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壹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達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便是最好的詮釋了城鄉人民對中秋月餅的深深喜愛。
? 中秋佳節還有飲桂花酒這壹習俗。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壹杯桂花蜜酒,合家團圓,歡聚壹堂,甜甜蜜蜜,已成為佳節的壹種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
? 我國古代在湖廣壹帶,還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湖廣誌書》有記,“永州府。中秋夜,家家祀月。兒童拾瓦礫為寶塔於門首,有高至丈余者,致亦鱗縐可觀,燃燈設供為戲”。百姓們豎壹旗桿,兩個燈籠,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滿城燈火照亮前行的路。可以看出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之大。
?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空,觀壹輪圓月,暢萬種情思,不自禁;每逢中秋之夜,登樓瞭遠,望壹城燈火,懷千縷風情,自難忘。月色正濃,道壹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難缺”,看那“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望來“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卻發問“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話說中秋,壹縷相思;壹輪明月,壹曲斷腸曲。
?點評:本文緣起“中秋之月”,引至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從其發端、演變過程、節日習俗等方面詳細論述,結構層次清晰,主題明確。尤其是文本詩句引用堪稱經典,信手拈來,遊刃有余。如能將引用詩句和文本說明對象無縫對接,相忘融合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