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是關註人的發展,這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師面對每壹個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關註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個體學習、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作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創新的精神。教育活動被視為師生之間培養能力和情感體驗的壹種交流,教學過程被視為教與學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學習方式”,即通過調整師生關系及其互動,形成和諧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加強人與環境的互動,產生教學振動。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為了實現互動交流的合作學習,新課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和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來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自主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獲得知識和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壹個主動的、個性化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壹個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方法流於形式。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或鼓勵學生采用新的學習方法,總體上符合教學方法或學習方法的要求,但本質上與課改要求的教學質量相差甚遠,有的甚至沒有效果。在教學中,壹些老師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氣氛表面上很熱烈,但壹節課下來,學生學到了什麽,老師給了他們什麽,達到了什麽目標,學習效果如何,很難評價,老師往往也不知道。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過於重視新的學習方法,忽視或放棄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法。新課改的目的之壹是改變學生接受過多的學習方式。這裏要註意的是,新課程並沒有簡單地否定或拋棄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是強調“過度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完全否定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再次,課堂太吵,老師缺乏課堂調控的技巧。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往往教師壹宣布開始討論或探究,學生就開始大聲討論。在課堂上,妳根本聽不到學生在說什麽,無論內容是否與學習有關。討論壹段時間後,老師再問幾個問題,就算結束了。有的經常在壹個班級討論,學生都在說班級很吵,處於無序狀態。最後,教師不清楚自己在學習方式轉變中的角色。新課程實施後,現代學習方式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但課堂教學中存在這樣的問題:課堂教學方式改變後,壹些教師對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特別是在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教師完成任務,學生開始討論。有些老師經常站在講臺上,好像學生的討論或合作學習與自己無關,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強有力的指導。這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
上一篇:歐洲文學作品中的魔鬼形象下一篇:耶魯大學的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