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現代沒有人考表意文字?如果妳這樣做有什麽壓力?

為什麽現代沒有人考表意文字?如果妳這樣做有什麽壓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在古代,“禮”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名”是其中最重要的壹個方面。

如今,對於我們來說,“名”是壹個可以表明身份,體現父母長輩美好希望的符號,但在古代,“名”是很復雜的。

古人的名字分為兩部分:名和字。名是真名,字是表意文字。簡單來說,“名”是人出生時長輩取的,“字”則是男子20歲加冕儀式後或女子15歲出殯儀式後長輩取的。《儀禮》中有明確記載:“冠之以冠,字之以尊。”

其實表意文字是可以用來表示德行的,或者是壹個人本名的意思,或者是家庭地位,或者是與本名相反的意思。

也就是說,參考了古人取的名字,看了古人取的“表意”,就會發現是有壹定規律可循的。

比如周瑜的詞、玉、金,都有美玉之意;再比如張飛的“翼德”壹詞,意思是飛翔和翅膀有展翅翺翔九天的意思。在也有“子古”這個詞,宮和古有相同的意思。這些都是以本名取詞的方法。

再比如孫策的字富博,孫權的字鐘謀。他們分別是孫堅的長子和次子。在古代,“伯”和“仲”的意思是老大和老二。這是用來表示家庭地位的詞。還有朱的字“暗”,意思是“黎明即黑暗”,“黑暗”的意思正好相反。此外,古人取漢字的方法很多。雖然情況很復雜,但不是隨機的。

但如前所述,壹個人壹旦有了“表字”,就說明這個人參加過加冕儀式或者典禮,是成年人,可以結婚或者結婚了。既然是成年人,就不能像小孩子壹樣無視禁忌,不懂禮貌。

所以當古人有了“表意文字”的時候,就不得不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古代對“名”和“字”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例如,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名”通常用於表示謙虛或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稱呼,而“字”通常用於稱呼關系非常親密的同輩,或晚輩對長輩、下屬對上級的稱呼。

使用不當是非常不禮貌和不尊重的,尤其是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或者對不親近的同輩。

所以,結合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古代人對“名”和“字”的使用是非常優雅的,甚至是非常復雜的。現在的現代人沒有“表意文字”,很大原因也是如此。因為復雜,它們被拋棄了。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繼續來看。

中國人何時拋棄“表意文字”的傳統文化習俗無從考證,但毫無疑問是民國時期。請註意,民國時期廢除了“表意文字”,不代表清末出生的人沒有表意文字,兩者有本質區別。

作者之所以明確說民國廢除“表意文字”,是因為當時的許多民國法律文件中明確規定,民國公民如果只寫漢字不寫姓名,是沒有法律上的利益的,這也被視為民國政府對“表意文字”的壹種不認可。

那麽,“表意文字”的文化延續了兩千多年。為什麽民國時期逐漸廢棄?歸根結底在於新文化運動。當時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不僅是反對專制,也是反對封建迷信和舊文化。所謂的成人禮和古人復雜的選字方式,在當時主張新文化運動的人看來,完全是“舊思想、舊封建、舊文化”,是必須拋棄的歷史文化糟粕。

因此,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表意文字”逐漸被人們所拋棄。

但是現在,表意文字已經在壹些特定的圈子裏流行起來,比如壹些文化圈,很多受人尊敬的作家、書法家、畫家都給自己壹個表意文字,以示個人對古代文化傳承和復興的希望。

但由於表意文字的使用確實有很多局限性,而現在這個社會又沒有這樣的文化氛圍,表意文字很難像以前那樣普及,註定只能存在於史書中,成為特定的歷史符號。

  • 上一篇:浙江的壹個“搓板”,幾十年來都是壹個池塘留下的。結果如何?
  • 下一篇:蒸烤壹體機和獨立蒸烤烤箱哪個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