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蒙古伊克趙萌流行的民間舞蹈“杯舞”,以及“頂碗舞”、“小杯舞”改編創作而成。原始民間舞是牧民在慶宴、尊客時,酒酣耳熱時的即興舞蹈。在改編的杯舞中,表演者身著鄂爾多斯地區的婦女服裝,頭上戴著三四個瓷碗,雙手各拿壹對瓷酒杯。跳舞時,頭部沈著,上半身端莊,碗與頭似壹體,雙手擊酒盅,手腕擺動,手臂揮動,動作剛柔並濟,灑脫自如。舞蹈中的高難度動作,如連續快速的“平轉”、“斷肩”等,顯示了舞者的技術水平。這種舞蹈生動地描繪了蒙古族婦女端莊熱情、柔和大方的性格特征。
碗舞的特點碗舞因為受場地(蒙古包)道具(燈碗)的限制,基本上是跪坐站在同壹個地方。主要是借用香樟,在手、腕、臂、肩上挑揉,以腰為軸前後彎曲進行表演。技術好的人還可以將燈握在手中,在快速奔跑的同時做出流星般的螺旋運動。此時燈焰搖曳,舞姿輕盈流暢,充滿獨特魅力。
舞蹈體現了蒙古族婦女勤勞、樸實、純潔、活潑的性格和快樂的心情。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壹種集體舞,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杯舞的表演者將兩個小酒杯握在壹起,用拇指托住下杯的底部,中指托住上杯的內側,用食指和無名指的內側夾住上杯的外緣。當兩個小酒杯撞擊時,它們用上杯撞擊下杯。伴隨著杯子發出的鈴鐺般的聲音,舞者緩緩站起,伸展、折疊雙臂,在胸前盤旋,前後移動或轉圈行走。碗舞的特點是肩部動作多。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天騎馬、騎馬、剪羊毛、擠奶、摔跤都要活動肩膀,所以形成碗舞的動作主要是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