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防銹處理主要集中在車身上。制造過程中的車身稱為“白車身”。在BIW的制造過程中,采用了“陰極電泳塗裝”進行防銹處理,但這並不能防止內腔生銹。
車身上有很多空腔,對於增加車身強度和減輕車身重量非常重要。在普通的防銹塗裝工藝中,這些空洞是無法處理的。為了防止這種電化學腐蝕從型腔內部發生,技術人員發明了型腔註蠟技術。
簡單來說,腔註蠟就是將壹定量的液態蠟註入車身底部的四個腔內,通過特定的工藝流程,使留在車身腔內的蠟形成均勻的保護蠟膜,使水滴無縫隙進入,保證整車良好的防腐性能。
制造有型腔的零件時,壹般會提前預留註蠟孔。註蠟孔通常很小。像縱梁這種部分,根本沒有專門的孔,只是在縱梁頂部進行註射。白車身焊接完成後,經過基本的防銹處理,已經進入註蠟工序。在註蠟過程的開始,用熱空氣吹。壹般此時的溫度在85度左右,比洗車時的熱風溫度還高。整個車身加熱後,將專用內腔防銹蠟加熱至115度,用專用泵將融化的蠟註入註蠟孔,保持壹定時間,讓多余的蠟自動流出。最終蠟膜的厚度約為幾百微米。然後進入冷卻區,用冷風吹到常溫。最後,密封所有註蠟孔。
大眾是國內第壹家引進腔註蠟技術的汽車廠商。將120kg蠟註入車身內腔。壹定時間後,留在車內的壹公斤蠟最終在空腔表面形成均勻的保護膜。
空腔註蠟技術不僅保證了車輛的抗腐蝕能力,還提高了車輛行駛時的穩定性。然而,新技術並不完美。畢竟噴蠟技術增加了車身重量,所以行駛時油耗也相應增加,使得車輛的燃油經濟性稍差。
在國內,我只知道華晨接君采用了這種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