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下半葉,中國50年的育種工作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壹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中前期,是選育和推廣地方品種和早育品種的時期,改變了農業生產多、亂、雜的現象,使全國糧食單產提高了654.38+00% ~ 20%。此外,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到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的糧食總產量接近2000億公斤。第二階段,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主要是培育和推廣矮稈高產品種。第三階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雜交水稻的選育和推廣,以高產抗病品種的培育和推廣為主要目標。第二、第三階段恰逢世界“綠色革命”,中國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糧食總產量由0958年的65438+1977億公斤增加到0984年的4073億公斤,人均糧食份額也由299公斤增加到390公斤;。第四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世紀末。農作物育種和品種推廣以“兩高壹優”(高產、高抗、優質)為主要目標,使中國糧食總產量上壹個大臺階,突破5000億公斤大關,從而使中國整體步入小康水平,實現糧食供應基本平衡,豐年有余。
在中國地方品種選育的第壹階段,以選育出的優良地方品種為主,替代了眾多無序的壹般地方品種,通過早期育種和引進品種的推廣,實現了中國主要農作物的第壹次品種更新。以水稻南特、勝利秈為代表的壹批品種替代了南方大部分原有品種(林石城,191)。另壹方面,原北方麥區(金善寶,1983)的大部分品種被以遼紫小麥、蚱蜢小麥、畢馬1、南大2419為代表的壹批小麥品種所替代。
在我國矮稈育種的第二階段,我國采用了不同於國際上農業研究機構的矮稈種質資源,獨立開展了“綠色革命”工作。例如,中國的小麥是利用來自紅小麥的種質開發的,具有Rht8和Rht9矮稈基因,中農28、阿利多、南大2419、阿福、阿波和歐魯(該品種來自智利,具有意大利小麥血統)(金善寶,1983)。再比如大米。在中國,來自南特的矮稈被用作矮源(林石城,1991),而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使用來自中國的矮黑尖作為矮源。另壹方面,在這壹育種階段,優良種質的開發利用對這壹階段的育種成就起著關鍵作用。以南特、矮占、勝利秈為代表的骨幹親本有17(林石城,1991),在南方稻區起關鍵作用,北方麥區有1。
在我國以雜交水稻為代表的第三育種階段,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不育系的細胞質來源大部分來自野敗野生稻,核源主要來自矮稈詹、南特和勝利秈。相應保持系的親本關系基本來自矮載占和矮交南特兩個矮稈種的衍生。相應恢復系的原親本主要是五交建、CPSL017和Cina(林石城,1991)。在我國北方麥區雜交育種中,除了原有的14骨幹親本外,還利用多親本廣聚法創造了牛和矮孟牛。這兩個新種質發揮了公認的作用,獲得了國家發明壹等獎,可見其貢獻之大。
在以“兩高壹優”為綜合目標的第四個育種階段(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乃至世界主要國家的新品種育種正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糧食作物產量停滯,品質和抗性鮮有突破。主要原因是親本材料的遺傳基礎狹窄。比如育成了上百個小麥品種,大部分親本都離不開14骨幹親本。更何況80年代生產上使用的小麥品種,70% ~ 80%都有IB/IR附加/易位系的系譜(金善寶,1996)。據統計,1995全國玉米種植面積超過13.3萬hm2的單交種有24個,其中21分別利用了9個自交系(吳景峰,1998)。目前,雜交水稻占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的壹半,雜交水稻不育系多為野敗系統,恢復系多具有IR品種的系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