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史前時代,黃河流域出現了絲綢的曙光,商周時期絲綢得到了發展。隨著戰國秦漢時期經濟的大發展,絲綢生產達到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漢武帝的西進政策下,大量的中國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向西運輸。經過魏晉南北朝到唐朝,中國絲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方面符合傳統傳承,另壹方面兼容國外技術和模式的優勢。隨著古代科技的高度發展,宋元時期推動了絲綢生產技術的大發展,創新了品種和樣式,將絲綢生產的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江南。到了明清時期,江南的蘇杭成為最重要的絲綢產地,發展了壹批典型的絲綢專業鎮,官營織造也日趨成熟。這時,中國的絲綢發展達到了最活躍的時期。從1804開始,中國的絲綢業開始走向現代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絲綢業發展迅速,已建成較為完整的絲綢工業體系。絲綢產品銷往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1)科技發展能力不強,缺乏發展潛力。
2)對國際原材料資源的高度依賴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3)行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低,行業自律有待加強。
4)中西部地區紡織發展滯後,產業比重逐漸降低。
措施
積極推進紡織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
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產業升級。
積極推動中西部地區紡織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