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後的孩子,不管送到什麽機構,公立還是私立,半天還是全天,都會在玩耍中開始接受壹些簡單的教育,比如認識基本的語言詞匯、字母、數字、顏色,鍛煉手腦的協調能力。以明尼蘇達州提供的PreK教育為例。在每天提供的2.5小時課程中,孩子們通過活動探索科學、藝術、讀寫、戲劇、音樂和數學等各個領域。每天都有戶外遊戲,音樂課,講故事時間。老師會教孩子如何尊重和接納其他同學,鼓勵自我獨立和自我控制,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PreK之後,大部分孩子都會認識數字和英文字母。
k年級是兒童和小學生的過渡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很受重視。學習內容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藝術(繪畫、音樂)等。壹般來說,老師不會給這個年級的孩子留作業。每隔壹段時間,老師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評估,並建議家長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強孩子的能力。
根據教育理念的差異,專家專門梳理了美國學前機構的類型。首先是“學術”,以教育的系統化為特征;重視閱讀和數學;準備小學。第二種是“蒙特梭利式”,在美國很流行,主張孩子通過玩耍和玩具來學習;教師控制學習環境,分配不同的任務;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和長期註意力。第三種是“華德福型”,不強調學業,註重孩子的創造力和模仿力,比如玩不同角色的遊戲;學習內容包括園丁的工作、家務等許多現實生活中的事情;教學中不鼓勵玩具和電子媒體,教具多為生活用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感知和自我意識。第四種是“發展型”,在美國也很常見,主要是發展孩子在運動、社交、認知等某壹領域的能力;課堂重在實踐活動,師生共同把握課堂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