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各種節日的起源也各種各樣,也許是象征吉祥的童話,也可能是對英雄事跡的紀念。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節日的作用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和我們的供給側改革思路是壹樣的。
我國歷史上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造成了社會封閉。同時,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使得社會資源的流動性極差。這個時候,節日的微風正好吹皺了這壹潭死水。
小農經濟可以解決基本生活資料的消費,但難以供給愉快的消費。平淡的壹天,找個借口調整生活,無非就是吃喝玩樂。重點還是在吃,但是家裏有余糧才能吃。所以,不遇到青黃不接就沒有假期,即使遇到也吃不好。比如清明節沒有種植,家裏沒多少糧食,只能吃點雞蛋,喝點雄黃酒;再比如,端午節吃粽子,用粽葉包糯米蒸,而大部分蘆葦生長區在五月展開葉子,葉子鮮嫩,勞動人民連草都不放過就可以吃。(以上是個人玩笑)但是秋收之後的節日就不壹樣了,吃的也不錯。比如廣為流傳的童謠“不要貪孩子,臘八過後就是年……”再比如,旅遊中有壹句詩,“莫笑農家酒酒,好年留客”(這不是說春節),但這都體現了此時節日消費品的豐富。
節日改善人民生活,促進消費,促進商品流通,活躍社會經濟。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給節日帶來變化。
小時候對東北過年的印象是殺豬,凍梨凍柿子凍紅花,家裏買壹箱蘋果壹箱橘子。大家都很愛吃橘子,但是大人不許多吃,說吃多了變黃了。再往前,上壹代人小的時候,聽說壹年到頭吃不了壹個蘋果。現在商場裏的水果種類繁多,有南北方的水果,甚至還有國外進口的水果。這就是社會發展的力量!而在節日水果市場,則是需求拉動型的經濟發展。
社會發展的力量遠不止這些!
“春運熱”這個詞似乎已經深入人心,大家已經習慣了“春節期間的大運”。然而,在春運的兩端,壹端是苦苦掙紮的流浪者,另壹端是滿懷期待的親人。人口大遷徙的背後,折射的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戶籍制度的缺陷。大量空心村和留守兒童、老人的問題,更多的是關系到社會價值取向的變化和社會穩定。
回顧歷史,人類從糧食采集者轉變為種植農業,從樹上下來;小冰期與饑荒,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與融合;大航海和殖民使世界文明;圈地運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從這些事件中,我們似乎發現了壹些東西。
這就是時代的力量!
然而,社會的發展豐富了我們的餐桌,而曾經坐在餐桌旁的人們卻被送到了千裏之外:社會進步把我帶進了現代化的城市,我卻回不了故鄉。
這是壹個變革的時代!
只是,時代的巨輪要駛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