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單介紹壹下摘花技巧
花溪苗族刺繡技藝分布在胡超鄉、當務鄉、石板鎮、花溪鄉,並延伸到烏當區、清鎮市、修文縣、平壩縣。花溪位於貴州高原和苗嶺山脈中部,貴陽南郊,距貴陽17km。有漢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8.63%。
全境以丘陵為主,其間有丘陵、盆地、大壩、峽谷。花溪苗族以十字為基本針法,“數紗繡花”,不用稿本,花樣在心裏。先挑出圖案的外輪廓,再逐漸添加內圖案,最後填充細節直至完成,采用“挑反面看正面”的特殊手法。
二、采花技法的歷史淵源
苗西遷,壹支(別人稱之為)定居(今桂陽)。若幹年後的4月8日,外族入侵,首領葛伯祿去世,城地全失,苗人退守到花格老(今花溪)等周邊地區。
雜居之後,苗族人在格波呂的女婿祖德勒的領導下,在格洛反擊格桑。由於合作不當,苗族人再次撤退到花格老等周邊地區,祖德勒死了。這壹天也是4月8日。為了紀念兩代民族英雄,苗族人民每年4月8日在他們的主要祭祀場所貴陽噴泉舉行盛大的“跳花田”紀念活動。
在這壹天,苗族人要穿上五顏六色的服裝。為了記住失落的花園,他們繡上了失落的城市和土地,以及生長在那裏的莊稼、牲畜、花草、樹木、鳥獸。背帶(苗語叫“格棒”)上還繡著她丟失時沒能帶走的“王渺印”。
三、采花技巧的基本內容
花溪苗族采花繡是用彩色絲線在大麻基布上繡出有規律的圖案。基布原料有兩種:大麻和葉麻:大麻較硬,適合做裙料;葉麻柔軟,適用於初衣、腰背扇。
麻底布由切條、剝皮、梳理、石灰水浸泡、晾曬、小車挑線、蕎麥灰煮線、漂洗、打線、晾曬、人工挑線、穿線、包線、織造、靛藍染色制成。染色靛藍是自己種自己做的,刺繡用的絲線也是自己養,自己紡,自己染,現在市面上買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