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荊州的刺繡水平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馬山壹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絲織品被譽為“絲綢寶庫”,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刺繡工藝品。
秦漢以後,繼承了楚國刺繡的傳統,針法發展為直針、散針、辮針,色線交融、鑲嵌更加成熟。養蠶業在唐代得到發展,出現了大規模的刺繡業,成為中國古代刺繡的三大中心之壹。
明清時期,出於朝臣、宗教和戲曲的需要,荊州和漢口被列為湖北省兩大刺繡基地。到了現代,還是屬於漢繡的中心區域。繡品局和繡品店聯系民間漢繡藝人加工,大型廳彩最具特色。
現代漢繡局集中在荊州古城汴河橋壹帶。
延伸資訊傳統工藝工作站的產品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體現了當代審美和精美的設計,深受市場歡迎,工匠成為直接受益者。在工作站的帶動下,新疆哈密成立了231個合作社和壹個刺繡協會,收到訂單17000多件。近千名繡娘直接參與訂單制作,月均收入1500元。
湖南湘西繡娘史美薇,以前在外地打工。在工作站的號召下,她參加了培訓,接受了訂單。她拿到的月薪是1300元。她激動地說:“這是我在自己的土地上拿到的第壹份工資。”
在貴州雷山、廣東潮州等地,像史美薇這樣有壹技之長卻不能靠壹技之長生活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加入工作站後,靠技能養活自己。
工作站裏也湧現了壹批領導,壹個個開著車。尼寶在青海果洛創辦的公司,帶動了班瑪縣近百人就業。新疆哈密的阿孜古力接到訂單後,組織了30多位繡娘壹起做,她們大多是以前零收入的殘疾人。
貴州雷山工作站結合貴州傳統手工藝技能培訓項目(2016-2020)工作。優秀的學生促進了8000多個新的就業機會,其中許多是殘疾人和低保戶。
湖北荊州站殘疾人工匠培訓已經成為壹項常態工作。站長許曉蘭說,“看到從這裏走出去的孩子們帶著自信的笑容,我特別開心。”
百度百科-荊州刺繡
人民網-文化的力量-傳統工藝工作站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