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非遺傳承匠人:裴,“時間記憶與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
裴鄭明,出生於1991,陜西省Xi市人。畢業於Xi美術學院,現為Xi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培訓輔導中心主任。
葫蘆是中國最古老的農作物之壹,也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因其呈“S”形,酷似八卦中的陰陽分割線,故為佛道文化中常用之器。在民間,葫蘆與“福祿”諧音,有“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在民間信仰中有著獨特的含義。
過去,家家戶戶總會有幾件葫蘆制品,如水瓢、酒器、婚禮禮器等,而葫蘆與烙畫的結合為這壹傳統“吉祥物”增添了幾分藝術色彩。
葫蘆烙畫,又叫熱畫、火畫,顧名思義,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具有不易腐敗、不易變質、保存時間長、藝術價值高等特點。
“葫蘆烙畫對對手藝人也有極高的要求。創作時要註意溫度、力度、速度的控制。電筆的溫度,筆的速度和力度是葫蘆烙畫成功的關鍵。最好是壹氣呵成,因為稍有停頓和猶豫,色彩就會過深或過淺,影響整個畫面的協調性和美感。”顏對說道。
因為從小學習國畫,裴在葫蘆烙畫中如魚得水。他生動地展示了中國畫的勾、勒、指、染、揉、畫等技法。他的作品不僅層次豐富,色彩豐富,而且立體感強,意境悠遠。
在他的工作室裏,擺放著各種成品和半成品的葫蘆,最小的不到壹厘米,最大的有壹米多高,還有上百種造型圖案。除了常見的八寶葫蘆,還有蛋形、蘋果形等等。
此前,在創作主題方面,裴鄭明是自發的,當他想到要畫什麽時,從不拘泥於傳統。除了原有的山水、花鳥、人物題材,還有各種菩薩、漫畫,各種象形生動,與葫蘆相得益彰。
現在佩將烙畫藝術與現代人的生活緊密聯系在壹起,先後推出了葫蘆香包、葫蘆打火機、葫蘆汽車掛件、葫蘆茶具、葫蘆項鏈。目前他能賣出大大小小五六萬個葫蘆,線下有自己的工作室。他在大唐不夜城開了壹家《大唐葫蘆物語》的店鋪,在各大互聯網短視頻平臺都有網店,既達到了賣葫蘆的目的,也讓更多的非遺愛好者買到了自己心愛的葫蘆烙畫藝術品。
葫蘆烙畫傳承了數百年,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壹種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裴也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項中國傳統的非物質技藝!
更多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