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飾又稱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由於地域不同,風格也有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征,以長袍為主,便於鞍馬騎行。
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所以無論男女都喜歡穿長袍。牧區的冬裝多為光滑的皮衣,也有緞子、棉衣。夏裝多布。長袍大端,長袖,紅色,黃色,深藍色。男女長袍的下擺是不敞開的。紅色和綠色緞帶。
2.馬頭琴
蒙古語叫“綽爾”,是蒙古族的壹種弦樂器,因琴上端刻有馬頭而得名。它演奏的音樂深沈、粗獷、激昂,體現了蒙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情。馬頭琴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樂器功能,它已經成為蒙古族音樂藝術的代表性符號和象征
3.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在漢語中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化、體育、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在每年牲畜肥壯的七八月份舉行。
是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在蒙古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此期間,會舉行大型祭祀活動。喇嘛們會焚香點燈,念經祈求神靈護佑,可以消災。
4.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壹種房屋,適合畜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寬敞舒適。它是用特制的木架“哈那”(由蒙古包的柵欄支撐),裹上兩三層羊毛氈,再用馬毛或駱駝毛擰成的繩子系住。它的頂部由“烏乃”支撐,上面蓋著“極樂”以示蒼穹。
其圓形塔尖有天窗“陶腦”,上蓋四方羊毛氈“烏日河”,可通風采光,方便建、拆、移,適宜輪牧。
5.蒙古語
用於書寫蒙古語拼音文字,創建於13世紀。蒙古語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豎體文字之壹,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歷史傳統。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滲透著蒙古人的深厚感情,成為蒙古文化及其生命力的重要標誌。
6.敖包
又稱“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包”。它是由石頭、柳條、樹木和草皮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圓錐形祭祀載體。
祭祀形式大致可分為“紅祭”、“白祭”、“玉祭”、“火祭”。祭祀敖包的主要目的是祭天、祭地、祭祖,希望迎來風調雨順、五畜興旺、國泰民安的美好年景,蘊含著草原人民“崇尚自然、追求和諧、天人合壹”的生態理念和美好願景。
7.蒙古馬
起源於蒙古高原,蒙古馬雖然身材矮小,但被馴服後,在戰場上異常勇猛,壹直是壹匹優秀的戰馬。
在牧民眼中,蒙古馬文化是壹種技能體系、知識體系、審美體系和信仰體系,是草原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做生意要有蒙古馬壹樣的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
8.成吉思汗
鐵木真(1162—1227)於1206年春稱帝,成為大蒙古汗國的開國汗,為大元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成吉思汗壹生致力於統壹蒙古高原各部落,完成了蒙古民族的大業。千百年來,成吉思汗被蒙古人民尊為偉大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