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測量:人體測量是壹種簡單易行的營養評價方法,包括身高、體重、皮褶厚度、上臂圍、上臂肌圍等。臨床上需要註意的是,急性、饑餓性或消耗性的疾病或損傷,當失重達到原體重的30%時,就是壹個致命的界限,臨床醫生不壹定能註意到這壹點;當出現慢性體重減輕時,患者可以耐受30%以上的體重減輕。在臨床上稱出病人的體重後,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三個參數來評價營養狀況:①理想體重百分比(%),表示病人實際體重偏離總體標準的程度;②正常體重百分比(%),表示正常體重的變化;③近期體重變化率(%)表示短期內體重減輕的程度。
2.實驗室檢查:(1)血漿蛋白:白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2)肌酐身高指數CHI。(3)尿羥脯氨酸指數。(4)免疫功能檢測:①淋巴細胞總數(也稱淋巴細胞絕對值);②脫脂延遲過敏SDH。(5)氮平衡。
測量後就是評價,評價的計算方法如下:
首先,第壹次風險篩選需要詢問和判斷以下內容:
1.身體質量指數<18.5是或否
2.患者在過去3個月內體重減輕了嗎?是或否
3.患者在過去壹周內是否進食減少?是或否
4.病人是不是得了大病?(如ICU治療)是否
結果判斷:
以上任何壹個問題回答“是”,就直接進入營養監測第二步。
如果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否”,那麽每周應該重復調查1次。
二、最終篩選:評價結果由三部分分數組成。
分數1:營養狀況損害分數
無正常營養狀態為0。
3個月內體重輕度下降1分> 5%,或進食量低於正常需要量25% ~ 50%。
中度2分,壹般狀況差或2個月內體重減輕> 5%,或進食量低於正常需要量50% ~ 75%,重度身體質量指數< 18.5分且狀況壹般,或1個月內體重減輕> 5%(或三個月內體重減輕15%),或前1周進食量低於正常需要量75% ~ 100%。得分2:疾病的嚴重程度得分()
沒有0的正常營養需求。
輕度1分要求略有提高:髖部骨折、有急性並發癥的慢性病:肝硬化、COPD、血液透析、糖尿病、壹般腫瘤患者中度2分:腹部手術、腦梗死、重癥肺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重癥3分要求明顯增加:顱腦損傷、骨髓移植、ICU患者。
分數3:70歲以上者總分加1。
總分=營養狀況損害評分+疾病嚴重程度評分+年齡評分。
三、營養風險篩查結果的評價:
總分≥3分:患者存在營養風險,開始制定營養支持/治療方案;
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