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很多民間文學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很多民間文學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過去,人們在經濟和政治上處於劣勢,無法用文字等工具記錄和保存自己創造的知識、經驗和各種文化。壹般來說,他們依靠行動和語言來傳播和傳承。風俗習慣也是,民間文學也是。這種大眾流傳下來的文化,可能不如文學或古物長久,但其生命力不可小覷。有些故事或諺語在兩千年前就被學者記錄下來了,但時至今日,它們仍能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們的口中。至於這種制作了幾千年還在民間流傳的作品,就更不用說了。自然,這種口頭代代相傳的故事或歌謠,必然會在形式或內容上有所變化。但它仍然活著,已經成為我們現代生活文化的壹部分。

由於時代和社會的巨大變化,壹些曾經是歷史上勞動人民唯壹的文學形式的口頭傳承文學的體裁可能會逐漸消失,壹些體裁的內容和形式不能不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會出現壹些不熟悉的。

《世說新語》

壹種新的流派出現了。這些都是可能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整個民間文學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它的表達媒介是最普通、最生動、最有活力的口頭語言。只要語言存在,以語言為媒介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經歷的口頭文學就會不斷產生、存在和傳承。在中國、蘇聯等國家,除了傳統的民間文學,還有新的民間文學,即革命傳說、新笑話、新民歌、新諺語。從歷史的過往來看,過去能使用文字的上層社會的文人學者,除了他們的文字作品之外,還在制作和傳播那些口頭評論人物的軼事、段子、韻文,比如《世說新語》中的壹些故事,唐人筆記中關於壹些名人的段子。

以上四個特征不是孤立的,相反,它們是相互聯系的(前面已經提到了壹些)。這些特點主要是從民間文學與專業作家的書面文學的差異中提出來的。它們可以讓我們在相當程度上了解這類文學的特點,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

各民族民間文學的交流與影響中國民間文學是多民族的民間文學,各民族民間文學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相互交流與影響的現象。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東南西北各省區,除漢族外,幾乎所有居民都是少數民族。漢族人數眾多,文明發展較早。但它從壹開始就不是壹個單壹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不斷融合了許多原本獨立的部落和部族,最終形成了壹個統壹的民族。在其整個文化的形成過程中,已經包含了獨立的、鮮明的文化元素。同時,在漢民族自身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還與周圍許多未被同化或未被完全同化的民族共存,在文化上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個過程壹直延續到近代。因此,在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中,漢族的民間文學與各民族的民間文學是相互交織、相互聯系的。雖然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基本部分,但大多數都接受了影響,形成了彼此族群之間相同顏色的部分,特別是那些接觸較早或生活在交錯地方的族群,其影響或承受的痕跡更為明顯。例如,漢族的壹些著名故事,如牛郎織女的傳說、孟姜女的傳說、山伯與瀛臺的故事,都被廣泛吸收到南方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學寶庫中。漢族民歌的壹些常見形式,如四句山歌,也被壹些兄弟采用。再比如近代中國流傳的民間故事,比如灰姑娘式的故事,在漢書中早有記載,但流傳更早的地方是壯族地區。問活佛的故事在漢族和藏族中流傳,但從源頭上看,應該是在藏族中流傳。壹些民間文學體裁和創作演唱形式已經成為幾個民族不可分割的文化財富。比如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流行“花會”和花會。

各民族對民間文學的接受和影響,不是生吞活剝,也不是生搬硬套,大多是基於本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經過選擇、排斥、改造和加工。他們盡力將其國有化。這是族際文化交流影響的自然規律。它不同於那些強制的文化政策。

  • 上一篇:龍莊花園的園林藝術
  • 下一篇:資本運營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