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西方“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發展線索。(梅奧、巴納德、西蒙、德魯克等。)

西方“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發展線索。(梅奧、巴納德、西蒙、德魯克等。)

西方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醞釀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行為科學理論階段和現代管理理論階段,其間發生了三次重大的理論變革。第壹次重大變革是以泰勒制度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論的建立,標誌著資本主義國家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第二次重大變革是行為科學的出現,它適應了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以及企業勞動和勞動構成不斷變化的要求,彌補了古典管理理論的不足,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從而再次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第三大變化是現代管理理論的出現,使西方國家從管理思想到管理實踐實現了從傳統管理到現代管理的轉變。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資本主義國家跨國公司的海外公司數量急劇增加。由於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習俗的巨大差異,原有的有效管理不可行。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普遍實行不同程度的改革開放政策,這使得企業管理觀念發生了許多變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濟壹體化和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知識經濟初具規模。與此相應,西方管理理論也有了新的發展,即管理的綜合化和軟化以及對知識經濟管理的探索。

在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中,人們普遍關註。不同的管理理論幾乎都是基於對人性和動機的不同理解和理論假設。每壹次重大的理論突破,幾乎都是基於對人的認識的飛躍,各種管理理論的差異,大多是基於對人的不同認識。泰勒,法約爾和他之前的亞當?斯密等人把人看作“經濟人”,所以在管理上主張嚴格的規章制度,建立嚴密的組織結構,實行以物質刺激為主的管理方法。梅奧、馬斯洛等行為科學家認識到,人不僅是“經濟人”,也是“社會人”和“自我實現人”,因此主張在管理中要通過不斷滿足人的不同層次的需求來調動人的積極性。在現代管理理論階段,人們進壹步被視為“決策者”和“復雜的人”,因而主張參與式或柔性管理,以適應民主、復雜的管理環境。鑒於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學者發現,美國企業過分強調管理中的三個“硬”,即戰略、結構和制度,而日本企業在不否認人員、技能、風格和相似性這三個“硬”的情況下,照顧到了剩下的四個“軟”。日本企業在管理上註重人的需求,實行人本管理,形成了日本獨特的企業文化。由此,西方興起了企業文化熱,人本管理受到普遍重視。

  • 上一篇:裝修風格有哪些?-7種裝修風格效果
  • 下一篇:誰知道燃木壁爐的工作原理和設計原理?請說得更具體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