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戲起源於弦歌,與戲、戲壹脈相承。這種歌劇流派是何時形成的不得而知。
清朝末年,肥鄉縣大金村的羅戲藝人梁老竈就在這個村子裏演過壹次班。除了村民,還有鄰村的年輕人。抗日戰爭前,該班曾活躍於冀南、魯西、豫北部分地區,但因戰爭而解散。梁老竈的著名徒弟有常琦、郎方多、韓玉田、韓金海、向月明、李、韓金成、劉金榜、趙福等。梁老竈班散了以後,這個班的藝人常琦就成了乞丐,在山東範縣流浪。32年(1943)到36年,常琦在範縣楊集村教了壹個班的戲曲。1936年常琦帶領班級在肥鄉演出。同年年底,我經常回老家(肥鄉鎮大金村),在村裏重新教課。後常分別在肥鄉縣小義莊、曲周縣魯營組建羅戲班。在這裏,常奇的弟弟李也在小金村開設了戲曲班。
戲曲以唱民歌、唱卡牌為主,其中“逗孩子玩”使用率最高。其他如《山羊》、《香六娘》、《皂袍》、《菜花花》、《四方靜》、《贊子》、《聲調》、《撞金金鐘》、《飛蛾》等也是常用的曲牌唱腔。唱歌時男女同調,只用真聲,不用假聲。
洛溪戲的伴奏樂器有大嗩吶(兩個)、小嗩吶(壹個)、笙(大、中、小各壹個)、大三弦(壹個)、橫笛(曲笛壹個)、尖角(挑壹擔);有平鼓、大鼓、小鼓(戰鼓)、檀木板、大鑼、鐃鈸、梆子、手鑼、蘇鑼、鐃鈸、編鐘等。伴奏音樂牌有《持靈牌》、《三槍》、《墊江唇》、《水龍吟》。
洛戲傳統劇目約120部,常演劇目約30部,多為歷史故事劇。如李淵的反吞並北,的鄭北,劉伯溫的訪將軍,分水嶺,金鳳釵,悟空的戰龍小馬,寶鼎府,郭,耿弇的鄭,海瑞的尋宮,的抗南京等。反映民間生活的劇目有《借女兒》、《放下包袱》。
羅戲的行當分壽、旦、凈、醜。有老學生,也有小學生;丹(包頭)有老聃、青義、肖丹;有大花臉和二花臉,二花臉叫剛花臉;醜也被稱為三面。其表演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表演也講究程序,但與京劇等地方戲有較大區別,如“剜腳”、“踢腳”、“拋頭”,誇張程度較大,接近民間表演“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