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黃帝帶領六個隨從去貝茨山見大古,半路迷路了。他們碰巧遇到壹個放牛的牧童。
黃帝上前問道:“孩子,妳知道貝茨山往哪個方向走嗎?”
牧童說:“我知道!”所以他給他們指路。
黃帝又問:“妳知道大古住在哪裏嗎?”
他說:“我知道!”
黃帝吃了壹驚,漫不經心地問:“看妳年紀輕輕的,好像什麽都懂不少!””然後他問,“妳知道怎麽治國平天下嗎?"
牧童說:“是的,就像我放牧的方式,只要把牛的壞去掉,壹切就都解決了!”統治世界不也壹樣嗎?"
黃帝聽了之後,非常佩服:來世真牛逼。我以為他什麽都不懂,沒想到這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的道理裏,懂得了治國平天下之道。
在公司裏,有很多領導或“老前輩”總喜歡倚老賣老,閉口不談:“以我十幾年的經驗……”來否定新人的想法,認為年輕壹代太年輕,社會經驗少,必須絕對服從。其實,領導或“老前輩”的經驗是值得年輕壹代學習的,但年輕壹代的新見解、新想法不也是值得領導或“老前輩”學習和關註的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兩代人之間的思想交流肯定會使每個人受益。
2.溫柔點。
《明史》記載,明代朱厚照南巡時,巡撫蔣斌隨行。蔣斌壹直有反叛之心。他帶領的士兵都是西北壯士,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壯如牛。兵部尚書喬宇看出他有所圖謀,就從江南挑選了壹百多位短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隨行。
喬宇和蔣斌相約讓這些江南義和團與西北壯士壹決高下。蔣斌從京都南下,但他傲慢自大。但由於他的手下在江南與義和團較量,屢戰屢敗,他們的氣焰頓時減退,看起來十分沮喪,篡位的企圖也大打折扣。喬宇采用了“柔中帶剛”的策略。
在企業管理中,這壹招也很有用。人有各種各樣的性格,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如果妳是壹個管理者,而妳的團隊中恰好有壹些人很難管理,妳該怎麽辦?其實心軟是個好辦法。
任何人的不合作態度都是有原因的,要麽是工資太低,要麽是不公平,要麽是工作量分配不均,要麽是對員工的政策有誤解,這些都和妳這個決策管理者有關。也許妳不是決策者,只是執行者,那麽妳該如何面對下屬的不滿?也許有人會說,妳不聽指揮,我就把他辭了!這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
企業辭退壹個員工很容易,招聘壹個員工如果不是太差也不難,但是找到壹個合適的員工真的很難。如果因為這樣的原因流失了壹些好員工,對企業來說是相當大的損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集體的戰鬥力。
這時候就需要領導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到手軟。首先,他們應該承認自己有錯,這樣他們的憤怒可以發泄出來,然後他們應該采取措施,放慢節奏,搞清楚發生了什麽,然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不好嗎?
軟能量可以控制剛性,弱能量可以控制強度。(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