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要麽把“Goodbye”念成“shian Nora”,要麽把“happy”念成“快樂”。即使他們說壹句簡單的話,總有幾個外來詞,是“怪句”。問他為什麽,他回答說:“沒有那個外語詞匯,我不知道怎麽表達。”
很多同學為了四六級證書和學位,不得不犧牲自己學習母語的時間,然後發出壹聲嘆息:“沒辦法,學位至上!”"
這麽大的校園,很多人連普通話都說不好,不過沒關系。如果妳能吐出壹串流利的英語,別人會印象深刻...
英語專業的少數大二學生連壹些簡單的漢字都不會寫,比如“筐”“紅梅”。聽到經典民謠《黃水謠》後,他們好奇地問:“黃水怎麽寫的?是哪個國家?”
語言學系的幾位老師深感感嘆:“如今的大學生中,能寫出壹篇沒有任何語言疾病的文章的,可謂‘鳳毛麟角’了!”
可見,很多大學生確實對母語不夠重視,漢語水平明顯下降。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母語教育勢在必行,甚至刻不容緩。有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大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主要建設者,肩負重任。母語是基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熟練運用,即使外語水平再高,也很難發揮自己的才能,難以令人信服。試想,如果妳覺得很難讀懂壹篇有深度的論文或研究材料,很難保證妳能寫出壹篇沒有語言缺陷的文章,妳怎麽能勝任妳的工作,怎麽能建設祖國?
其次,大學生,尤其是師範院校的學生,將來走上講臺,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教育新壹代,絕對離不開紮實的母語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加強母語教育,才能證明未來從事教育的大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勝任教學,保證國家未來的教育質量不會下降。教育是百年大計的基礎。如果學生的母語水平不太難,老師怎麽教好學生?
最後,從保護和捍衛母語的角度來看,還應該加強大學生的母語教育。外語充其量只是我們了解世界的工具,而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不能以根為代價去選擇端。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用母語交流,體會漢語的魅力,那是多麽可悲的事情啊!
大學生作為接受國家高等教育的群體,是保護中國人免受外部沖擊的主力軍。因此,他們應該努力打好漢語基礎,為傳播中華文化、提高全體公民文化素質的歷史任務做出自己的貢獻。
因此,為了保護我們的母語,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的母語教育勢在必行,否則有壹天我們可能會發現,學中文可能比學外語還難。作為當代大學生,學好母語也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都重視母語的學習,不要讓中國人在孤獨的情況下唱“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