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編輯這壹段的出處
江西采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新豐、安源壹帶,與茶葉生產有關。明代贛南、贛東、贛北茶區,谷雨時節,勞動婦女上山采茶,邊唱山歌,激發勞動熱情。這首流傳於茶區的民歌被稱為“采茶歌”。它是由漢族人唱采茶歌、采茶燈發展而來,後成為壹種有人物、有故事線的民間戲劇。因為它壹般只有兩個表演,壹個醜,或者三個表演,所以也叫“三角班”。贛南采茶戲形成後,幾經向外發展,並與當地方言、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各有不同的地方口音。江西采茶戲的總體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幽默,載歌載舞,喜劇性強,鄉土氣息濃郁,深受群眾歡迎。
從唱采茶歌到發展采茶戲有幾個階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話只有四句歌詞,如“采茶春日長,路邊全是白茶花;"大姐回家後向二姐報告說,第壹道茶不比晚上的茶好。這首小曲活潑委婉。采茶歌經過進壹步發展,從原來的茶小曲形成了“采茶歌合唱”,稱為“十二月采茶歌”。比如“正月采茶是過年,姐妹倆都進了茶園,租了12畝茶園。親自付錢買這本書。二月采茶..."後來,《十二月采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花燈行列,成為"采茶燈"。“采茶燈”的主要唱腔有[茶黃調]、[采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由八、十二個打扮成采茶人的姑娘組成,兩個年輕的長輩為組長,手捧花籃,唱著《十二月采茶》。這種“采茶燈”形式簡單,純粹是歌舞的集體表演,卻向采茶戲邁進了壹步。
明代,江西南部安遠縣九龍山茶區的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常以采茶燈的形式即興表演采茶節目。也就是說,《采茶燈》裏的八個(或十二個)采茶姑娘中,有兩個是大姐和二姐,剩下壹個組長當小醜,恰好是兩旦壹醜的“三角班”。兩姐妹在山上表演采茶,捧著茶筐,載歌載舞,唱《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輪流唱六個月);手持紙扇打扮成小醜穿插笑話。這是原創節目《姐妹采茶》。後來又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弟弟賣茶、奉茶等細節。小醜偽裝成幹哥賣茶,改名送我哥賣茶。這種采茶燈(又稱“茶籃燈”)的表演,就是采茶戲的原型。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添新的內容,也有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小戲,如“種麥”、“挖筍”、“修鞋”、“挑螺”、“賣花線”、“磨豆腐”等。因為用采茶調唱歌,沒有管弦樂伴奏。采茶戲是從漢族民歌、舞蹈、花燈發展而來的地方戲,劇目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音樂唱腔充滿民歌氣息,因此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