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身高的因素:
1,先天遺傳基因:身高方面,遺傳有“絕對權利”。孩子的家族遺傳史對其成年後身高的影響排在第壹位。通過觀察父母的身高和身材,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大概可以知道他的成年身高。
2.缺乏核心營養:決定身高的因素只有三分之壹是遺傳基因,三分之二是後天環境條件。在後天條件中,賴氨酸、鋅、鈣等核心營養素最為關鍵。在後天條件中,賴氨酸、鋅、鈣等核心營養素最為關鍵。
3.晚睡或睡不好:矮個子孩子分泌的生長素量遠遠少於正常孩子,有相當壹部分孩子是因為晚上睡眠不足造成的。睡眠時生長素分泌旺盛。晚上9點到早上9點的生長素分泌量是白天12小時的3倍,特別是晚上9點入睡後70分鐘,可出現壹個分泌高峰。因此,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4.疾病和藥物的副作用: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壹些嚴重的生理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阻礙他們的生長發育。最常見的有:胃腸道疾病,如腹部疾病、食物過敏、甲狀腺問題、激素分泌不足、心臟、腎臟或肝臟疾病,或者某些染色體異常。
5、寶寶缺乏母愛:情緒障礙也會影響身高。如果壹個孩子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長大,得不到足夠的母愛,那麽他的身高往往會比同齡的孩子矮。在國外,這樣的矮個子被稱為情感矮小癥,有資料稱之為“戀愛破裂綜合征”。
6.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地區:據調查,中國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高。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水平高的地區,孩子長得高。
擴展數據:
人類身高的物質基礎是骨骼。身高主要和頭部、脊柱、下肢的長骨有關?第三部分。
人體的發育是壹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從上到下,從近到遠進行。頭部發育最早。新生兒出生時的頭長是成人的1/2,而新生兒的頭長是自己體長的1/4。相比之下,下肢發育較晚,新生兒出生時僅為成人的1/4。所以出生後下肢長骨的發育對身高的影響最大。
從胎兒發育到成人發育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發育比例的變化。正常情況下,壹個人出生時長約50厘米;1歲是身高增長的1飛躍,可以長到75 cm左右;2歲,長約85厘米;3~7歲,每年增加6~15 cm。
大部分人到了11~12的年齡,就會長到155~160 cm。在這期間,大部分人的身高差異並不是很大。然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身高和所有器官壹樣,又經歷了壹次飛躍。遺傳因素、營養狀況、體育鍛煉等各種條件使人與人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有的人可以每年增加6~7厘米,甚至增加10~13厘米。初中的時候,身高增長非常明顯。往往壹兩年之內,壹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就長成壹個健壯的小夥子,或者壹個苗條漂亮的姑娘。
17~18歲以後,身高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直至性成熟,即女生18~23歲,男生22~24歲。基本上壹歲就停了,然後人的身高就基本定型了。
百度百科-身高
人民網-影響孩子身高的六大因素應避免六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