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範文:通訊錄中的父母如何養老?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範文:通訊錄中的父母如何養老?

“我最無助的時候:妳爸爸躺在地上,妳在通訊錄裏”。最近壹篇關於空巢老人的報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同樣的心,我們很容易感受到空巢老人的無助和無力感,也感受到“窮傳宗接代”——怕給孩子添麻煩。如何給老人們安全感,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悼念父母,生下我。”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如今,孝順父母似乎越來越難了。費孝通先生曾經說過,與美國的接力模式相比,中國的養老可以歸為“反哺模式”,即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可以概括為“養兒防老”。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父母和子女住得很遠是很正常的。對於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來說,服侍父母確實很難,更何況“生而恭敬,養而樂,病而憂。”如何讓“通訊錄裏的父母”安享晚年,成為全社會的疑問。

事實上,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我們養老的視野完全可以拓寬,養老的命題可以融入更多元化的養老模式。比如可以實行“借助他人、技術、制度養老”。比如,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積極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支撐,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模式。雖然子女不在身邊,但老人住在家裏,遇到問題可以向社區和機構求助。這種模式的背景是“十三五”提出“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支撐、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因此,今天的中國人養老已經從費孝通所說的“反哺模式”演變為“多元模式”,更加強調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相結合,機構為輔。“新建住宅區必須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有的地方明文規定,未按要求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住宅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某種程度上,這是對制度要求的回應。此外,從“補磚”到“補床”再到“補人口”,壹些地方改變了補貼政策,更加追求補貼效果,對提供與公益性養老機構同等服務的經營性養老機構實行同等補貼政策。針對失能老人越來越多的情況,壹些機構推出了“醫養結合”模式,也是可圈可點的。從老年到老年;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養,養老模式更健全,老年人的晚年質量更有保障。

目前席卷全社會的智能化浪潮,也可以與養老模式對接。壹些地方引入虛擬養老院就是壹例。虛擬養老院又稱“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由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借助載體實現智能化、信息化。具體操作就是通過互聯網搭建壹個龐大的虛擬社區,通過壹個智能居家養老信息平臺建立服務體系,整合並提供更多的養老資源信息,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精準的服務。這種由養老模式改革衍生出來的“互聯網+”,不僅讓老人感到舒適,也讓子女感到安心。此外,還有探索* * *享受養老、眾籌養老等等的地方。每壹個有意義的養老探索都可以嘗試,每壹個有助於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模式都值得稱贊。

“創造銀絲下的春天”是全社會的責任。老年是人壹生中的重要階段,也是人壹生中還能有所作為、有所進步、有所快樂的重要階段。我們期待,有了更多的養老模式,更強的社會保障,我們的未來會更可塑,“銀絲下的春天”會成為現實。

  • 上一篇:辣條排名前十。
  • 下一篇:的小兒子韓出現了。為什麽會引來網友的爭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