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蘇新興劇種,銅劇的實驗和探索引起了江蘇省委領導的高度重視。1961年6月,現代戲《好書記》去南京演出,效果不好。聽眾不熟悉曲調和特殊的南通話。之後以兒童劇老調做實驗的傳統曲目《陳英賣水園會九折》,得到了顧爾昆、陶等省市文藝界人士的認可,覺得曲調比《好書記》更強烈,更有地方色彩。上海電影制片廠駐通州興仁體驗生活的導演對電視劇《楊告狀和《總統的女兒》的人物塑造以及導演問題進行了專門指導。同劇在繼承兒童劇老調的基礎上,加強了聲腔改革,通過現代戲《白毛女》和傳統戲《陳英買水》進行了壹系列實驗。實驗劇借鑒並融合了京劇、戲曲、話劇的表演技法,探索了新地方戲的戲劇化之路。但由於實驗的壹波三折和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南通實驗劇團於1964年9月被撤銷,完成了壹個長達七年的改革過程。65438年至0979年,中共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南通文化館開始恢復戲劇活動。南通市文化局成立了銅劇改革小組。1980 11 10月,江蘇省文化局在南京召開現代戲曲觀摩演出會議。南通音樂劇《誰住在這個房間》參演並獲獎。從1981開始,通州市秦竈鄉、泗安鄉、市南鄉;崇川區巫山文化館、城中文化館;如臯市九華鄉的兒童劇老藝術家和青年業余愛好者組建了半農半藝的戲劇隊。
很快,藝術家們自由地組成了壹個松散的民間表演團隊。伴奏取消了民族管弦樂隊,仍以鑼鼓伴奏,所以演出場地以村臺為主,現代戲劇目逐漸減少,以傳統戲劇為主,異化了實驗戲劇的探索與實踐,回歸了兒童劇的傳統套路。而童戲的探索與實踐,從聲腔、劇目、表演、舞美等方面為80年代以後的兒童劇表演註入了新的活力,促使了新的歷史劇的出現,如《魏二郎》、《華子街》等。此外,鄭三郎的《西遊記》、《珍珠塔》、《王清銘的契約》、《陳英的買水》等20多盤卡帶,都是以銅劇的名義出的,本質上是帶有明顯實驗銅劇印記的兒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