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小麥粉500克、豬肉500克、酵母粉5克、鹽1/2茶匙、醬油1湯匙、大蒜2瓣、生抽1湯匙、甜面醬1湯匙、水250克、糖40克、植物油1湯匙。
生產步驟:
1.將肉洗凈,放入冷水鍋中焯去血沫,撈出,用冷水沖洗幹凈,切成肉丁。
2.將蒜籽切成蒜末,鍋內加熱植物油,加熱至五成,放入蒜末炒香,放入肉丁壹起翻炒。
3.翻炒至表面略呈褐色,加入鹽、生抽、老抽和少許甜面醬調味,翻炒均勻,加入少許水,小火煨五分鐘。等湯差不多幹了,就可以煮了。
4、約400克面粉混合酵母和糖,加入250克水攪拌均勻,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壹小時左右。
5.將面團發酵至3倍大小左右,看起來很薄。沒關系。慢慢加入100g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發15分鐘。
6.在面板上撒壹點幹面粉,將醒發後的面團分成40克左右的小劑量,將小劑量逐壹壓平,搟成中間略厚、四周略薄的面團。
7.加入醬肉,裹成饅頭,蒸格上油,第二次放饅頭坯,20分鐘,大火蒸12-15分鐘,關火後不要馬上揭開,繼續小火蒸5分鐘。
擴展數據:
包子是壹種古老的傳統面食,通常用面包包裹。主要制作材料是面粉和餡料,起源於四川。傳說是三國時期(距今1800多年前)諸葛亮發明的。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始於宋代,《宜顏謀謀錄》中說:“仁宗生日,賜我壹個包子。”包子後,紙條上寫著:“即饅頭別名”。北方人稱包子為有餡的(意思是包子沒有餡,但包子有餡)。包子壹般是面粉做的,大小根據餡料的大小而不同。最小的可以叫小籠包,其他依次是中包子和大包子。常用的餡料有豬肉、羊肉、牛肉、粉條、香菇、豆瓣醬、芹菜、茄子、白菜、韭菜、豆腐、木耳、菜肉幹、蛋黃、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