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壹流的人才首先要練出壹流的頭腦。先有德,後有術。妳所取得的就是妳所取得的。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凝聚自己的心智比培養自己的基本素養更重要。“妳所取得的就是妳所取得的”。教師成功了,教育才能發展。
《工匠精神》壹書提出了“工匠30條訓誡”。
“工匠30條”體現了禮儀、感恩、尊重、關懷和謙虛...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也和中國傳統文化“仁、禮、智、信、柔、禮、儉”壹脈相承。每條指令的前半部分都是“進入職場之前”,這是在提醒我們把工作當成壹件“神聖的事情”。
我對這壹條最感興趣:在進入職場之前,妳必須是壹個明白自己定位的人。
“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在工作中要對自己有壹個準確的定位,演什麽角色就唱什麽角色。在項目中,Master的地位就像戰場上的將軍,發號施令,統籌全局。工匠的職責是快速正確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那麽在教育中,每個“領域”都有管理者和執行者,管理者的位置很重要。
比如在學校層面,校長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學校的文化理念,校長的管理思路,對學校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班級層面,我們班主任應該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體系。壹個只註重成績的班主任,註定不是壹個學生終身成長的好老師。
在學科層面,我們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學科的性質和需要實施的學科核心素質。如果拋開,仍然專註於知識的記憶,我們的學科教育就達不到教育目的。
從教研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學科教研員是引領學科教師專業成長的人。如果我們的觀念落後,方法簡單,我們的學科教學壹定落後。
無論我們處於什麽水平,都應該思考自己的定位。只有不斷地思考自己的位置,妳才能理解妳所管理的下屬的意願,進而明白妳應該做什麽,然後付諸行動。
據《論語》記載,魯茲說:“魏君以子為政,子必先學之?”子曰:“必有道理!”魯茲說,“是的,我是,而且我是迂腐的!齊鄭起?”子曰:“是,是!君子不知,不可誅。名不正,字不通順;如果妳不說妳想要什麽,妳就做不到……”孔子說的是孔子要為政治保家衛國,魯茲問他先做什麽?孔子說,首先要正名,但魯茲覺得沒有必要。孔子說,名不正,言不順;如果妳不遵守諾言,法令就很難執行。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立場,明白自己的責任。
在任何壹個層面,在接手壹項工作的時候,首先要思考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我要把團隊帶到哪裏去?
我們還是要思考幾千年的問題,否則就不是壹個合格的管理者,或者壹個行業的領導者,或者壹個合格的“工匠”。
書中提出,要成為壹流的匠人,必須經歷守、斷、離三個階段。
壹種是“觀”,即向師傅學習,模仿做工匠的壹切要素,忠實地、全心全意地吸收師傅傳授的知識。建立教學範式,首先要“復制”。先下水遊泳才知道水淺,這是守和破的基礎。在建模初期,要認真模仿,帶著思考。
二是“破”,即在吸收了師父傳授的所有知識,形成堅實的基礎後,將自己的想法加入到既定的形式中,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就進入了“建模”階段。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借鑒為基礎,以學校、文化、教師為基礎,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下外來的或本土的植物,最終會變成適合自己水土的結果。
三是“離”,指脫離師父,創造新境界的階段。這就是自我發展的新境界,成為壹個獨立的個體,成為壹個完整的模型,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體系。這時候就被認為是“榜樣”(學徒),形成了鮮明的教育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