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工作總結之壹
城市精神是壹個城市的靈魂。鎮江3000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獨特的自然稟賦,為培育和塑造現代城市精神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特質。改革開放以來,鎮江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建設熱情和創造活力投入到火熱的發展大潮中,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精神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和發揚。90年代初,我市開展了“90年代鎮江精神”大討論,最終形成了“團結奮進、頑強崛起、科學文明、強市富民”的認識。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這種精神為鎮江成為蘇南經濟板塊、實現頑強崛起發揮了重要的凝聚力量、鼓舞士氣的作用。進入新世紀的鎮江,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全省“兩個率先”的要求和周邊地區激烈的區域競爭,市委、市政府響亮地提出了“立誌兩路率先,爭做蘇南後起之秀”的目標。在“率先兩步走”的過程中,迫切需要賦予新時期“鎮江精神”以時代的氣息和內涵,為推動鎮江加快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新實踐孕育新精神,新時代為城市精神註入新內涵。經過9個多月的全市廣泛深入討論,新時期的“鎮江精神”應運而生。以“開拓創新、開放文明、務實誠信”為核心的新時期“鎮江精神”,既繼承了鎮江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與時俱進的本質特征,即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時期的“鎮江精神”來源於人民的實踐,對人民的實踐具有指導和激勵作用。不僅內化為全市人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支柱,而且在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進程中,轉化為鎮江強大的精神動力。江蘇天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石劍河、江蘇東海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道立、句容二次創業農業科技示範園總經理、揚中中電電氣集團、全國率先推進黨務公開的市紀委監察局用自己的行動,它不僅詮釋和豐富了新時期“鎮江精神”的內涵,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的豪情壯誌、創新激情和追求卓越的熱情,引領人們奮進。新時期的“鎮江精神”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教材,也是290萬鎮江人民所擁有的精神追求、行為準則和精神財富。尹--壹個感動上海的普通鎮江民工。16年為虹口區街道福利院孤寡失能老人理發210000次,成為虹口區第壹個流動人口,黨員。他不僅贏得了上海市民的尊重和贊譽,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壹個鎮江普通市民的內在品質和新時期城市的精神內涵。包--關心下壹代的優秀工作者。他已經76歲了。自1995以來,他在學生、青少年、解放軍官兵、老黨員和老幹部中進行了1400多次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理想信念的講座。唐吉芳是揚中市壹名普通的農村婦女。26年來,她照顧著身患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譜寫了感人至深的孝心之歌,成為村民們稱贊的“好媳婦”,被全國“尊老愛老”活動組委會譽為“孝敬老人之星”。.....新世紀以來,鎮江開拓發展的偉大實踐和新時期“創業創新、開放文明、務實誠信”的“鎮江精神”,構成了物質與精神相輔相成、感性與理性相得益彰的壯麗畫卷。市委書記史和平深情地說,當我們回顧這壹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時,我們會感到新時期的“鎮江精神”是率先發展城市留給鎮江最深刻的印記和最寶貴的財富。2006年8月28日,市第五次黨代會隆重開幕。在這次會議上,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新鎮江,闊步前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承載新的使命。現實和未來將見證,新時代的“鎮江精神”仍將是激勵全市人民在新征程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