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10除夕節日的傳統習俗

10除夕節日的傳統習俗

除夕的傳統習俗有10:除夕夜,掛燈籠,祭祖,壓歲錢,踩年夜飯,守年三十,貼春聯,貼窗花,零點回家,放鞭炮。

1,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谷對荊楚時代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是冬天,北方人常把火鍋擺在餐桌中間,所以也叫火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往往包括餃子、魚、年糕和長菜。因為餃子看起來像金元寶,代表財富;魚是說不完的,因為在中文裏,“魚”和“魚”是諧音,意思是“壹年以上”。年糕有“年年漲”的意思;吃久菜有長壽之意。

2.掛燈籠

除夕夜,除了貼春聯,還要掛紅燈籠。這個習俗在中國已經興起了1800年,從西漢就有了。除夕之夜,大家都會掛起紅燈籠,進行幸福的團聚,以營造和諧喜慶的氣氛,期待新的壹年紅紅火火。

3.祭祖

祭祖是除夕的第壹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壹天,人們會在家裏擺上豐富的飯菜和點燃的香燭,父母會帶領孩子去祭拜。在北方的壹些農村,家裏會燒紙錢。除夕晚上,在祖先雕像前點蠟燭,倒酒,擺菜。全家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直到我們的祖先吃過年夜飯,人們才開始享受年夜飯。

4、壓歲錢

古人對壓歲錢很講究。使用的銅錢需要大量的錢和新錢,然後用紅繩做成各種形狀。有的佩戴數百銅錢,寓意“長壽”;其他人穿著吉祥的形狀,如鯉魚,如意和龍,意為“金錢龍”和“金錢盈余”,以帶來好運。

5.踩年度活動

除夕夜,我國人民還會舉行壹年壹度的踩高蹺活動,即將芝麻稈以黃色紙卷做成的金元寶形狀粘在院中,存成壹捆,稱為“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使“老”與“碎”諧音,並借用芝麻開花的吉祥寓意,祝願家庭興旺,表達對新的壹年的祝願和祈禱。

6、守歲

除夕守歲也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早在西晉時期,當地風俗中就有明確記載:“我整夜不睡,待天明守晚年。”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壹只最怕火、最怕紅、最怕聲的獨角獸的侵犯,所以人們穿上紅色的衣服,點上紅色的燈,貼上紅色的紙,燃放煙花爆竹,通宵燒香祈禱,有除夕“守歲”的習俗。

7.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對”、“春貼”、“對聯”、“對聯”,屬於對聯的壹種,是壹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傳,四令始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作者是唐代劉·,寫於開元十壹年(723)。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開始盛行,這股潮流的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的人都講究在除夕的早上貼春聯。

8.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異彩紛呈。

9、零點必須回家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結束後,壹家人會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或者去親戚家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到家。零點,全家人要在家“放哨”。當時鐘的指針經過12點時,人們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10,燃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

  • 上一篇:銷售工作總結範文
  • 下一篇:韓國的人文風俗有哪些文化特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