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雕刻藝術的起源是什麽時候?有什麽特點?

雕刻藝術的起源是什麽時候?有什麽特點?

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原始雕塑可以從原始社會的石器和陶器算起,這是中國雕塑的序幕。各種形狀的陶器為中國雕塑的多方向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舊石器時代的結束,新石器時代的黃河流域和東北地區已經出現了獨立的雕塑。當然,它經歷了壹個相當長的過渡期。從現有的考古研究資料來看,壹百多萬年前,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原始人類。如周口店的北京人,雲南的元謀人,陜西的藍田人等等。

他們住在洞穴裏,靠采集和狩獵為生。大約20萬年前,“猿人”進化為“古人”,向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如山西的“丁村人”和湖北的“長陽人”。“新來者”時期約在5萬年前,如內蒙古“河套人”和四川“資陽人”。

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繁盛壹時,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從此人類進入了宗法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統治與被統治,然後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

特點:全木雕刻,側臥,四足合攏,頭頸側視,雙角直立眼雕刻逼真,眼神安詳,表情安詳。全身為深黑漆,用金、黃、紅三種顏色畫出比較規則的斑點。

鹿背上有壹個小木鼓,直徑4厘米,厚3厘米。鼓的外圍是斜邊,飾有渦紋和點紋。外形美觀,風格獨特。鹿鳴的吉祥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以鹿與鼓的和諧結合,藝術性與實用性巧妙統壹。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主要內容

陵墓雕塑(包括地面上的紀念石雕和隨墓隨葬的墓人物)、宗教雕塑、民間雕塑和其他雕塑。大型墓葬的石刻,是從漢代墓葬前的石像和野獸開始的。古墓石刻主要是南宋、齊、梁、陳、唐、北宋、明、清的帝王陵墓遺跡,以及大臣、貴族的陵墓。

北魏、遼、金、西夏時期的墓葬損毀嚴重,僅存少量石刻。南朝和唐代的作品代表了墓葬石雕的最高成就。從唐代的甘陵到北宋,石雕的內容和配置逐漸形成定制,明清兩代得以傳承。

  • 上一篇:中國五千年發展史。
  • 下一篇:馬傳統案例的演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