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飯,因為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所以竹筒飯也有很多種。竹筒飯在中國南方和臺灣省更為常見,也就是說,凡是出產竹子的地方,竹筒飯隨處可見。
古往今來,用竹筒做飯歷史悠久。最遠的文字記載見於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疏巴史》。“筒烤”這道菜是用肉餡在竹筒上用明火烤出來的。
宋代範成大在桂海嶼寫了壹首《竹釜》:“為瑤族所用。截大竹管做鼎,食熟而竹不亮,蓋物理不異。”
使用竹水壺的習俗在清代仍然很流行。清代陳定在《雲南遊記》中記載:騰越鐵少,土人用竹子砍下,實為米,著火怕,竹子燒熟,十分香美,故稱竹釜。
清代朱彜尊的《食鮮洪之秘》中有“蟹九”,是用竹筒煮蟹丸而成。
眾所周知,竹子有利尿、護肝、明目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竹子能長期益氣,促進腸氣,清熱化痰。
時至今日,雲南各少數民族仍保留著竹筒炒菜的傳統美食,這與“竹根滿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竹子有關,也因竹筒菜的清香而流傳久遠。
竹筒飯風味獨特,口味多樣。糯米香竹煮的糯米和大米壹樣,在青竹關節處柔軟可口,口感柔韌,糯米香,竹香,口感極佳...
方法如下:粳米浸泡20分鐘,糯米浸泡4小時。2.香腸切片,香菇洗凈切丁。
3.將泡好的粳米、糯米放入鍋中,加水,煮2分鐘。
4.將煮好的米飯取出,倒入鍋中,加入玉米粒、豌豆、胡蘿蔔粒、香腸片、蘑菇片,拌勻,洗凈竹筒,將拌好的米飯放入竹筒中蒸30分鐘後食用。
烹飪技巧1,各種食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
2.蒸的時間取決於竹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