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下:在東部沿海多個省市,普通民眾對海葬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數據顯示,截至2016,上海海葬骨灰3.7萬余份,北京15.7萬份,山東青島12萬份。在東北面海的遼寧省,沈陽海葬骨灰的年增長率正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而大連則高達33%。
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資源極其珍貴的國家,“入土為安”曾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殯葬觀念。但隨著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口流動性加劇,新壹代城市居民正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更多的安葬方式。
“海葬那天,我以為不會有人參加,但我在碼頭看到的人數出乎我的意料。”程軍回憶道,“我父母自主選擇了海葬。作為晚輩,我完全可以接受。家裏除了我爺爺奶奶,包括我父母的兄弟姐妹,沒有壹個人反對。"
程軍告訴記者,雖然母親說得輕松,但他認為父母選擇海葬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減輕後代的負擔。在國內很多城市,即使是骨灰的安葬,成本也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包括骨灰寄存、海葬、樹葬、花壇葬等多種安葬方式,成本可以低至幾十元,甚至可以從大力倡導節地生態葬的地方政府獲得現金補貼。
比如早在1999,上海就已經為骨灰撒海的委托處理者提供了每份骨灰150元的補貼。自2013起,廣州市對撒入大海的每套骨灰給予1000元的補貼。當年海葬骨灰1610套,比2012年的1011套增加了60%左右。
3月31日,廣州多個政府部門聯合發文,將骨灰撒海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份2000元,並於4月1日推出微信預約服務。“壹天之內,火葬場骨灰存放處就接到了200個撒海骨灰的現場預約,微信平臺的預約接近100。”廣州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工作人員楊和春說。
在程軍看來,父母選擇海葬對自己最大的影響不是經濟負擔的減輕,而是心態的轉變。“那時候,我看著父母的骨灰和花瓣壹起撒入大海,覺得他們已經徹底從生前的病痛中解脫出來了。希望媽媽能實現願望,我也會為她高興。"
“以前參加別人的葬禮和祭拜,感覺很沈重。”程軍說,“但當妳看著海上的流水,妳會覺得妳的親人只是去了另壹個地方,開始了新的旅程。”
能把回憶放在有海水流動的地方,是很多人選擇海葬的初心。近年來,甚至有海外華人向大陸殯葬管理機構咨詢,希望將先人骨灰遷回故鄉海葬,既實現了“落葉歸根”,也方便了大洋彼岸的後人緬懷和祭奠。廣州市殯葬管理處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華僑只需提供相關證件證明其祖先原籍廣州,或在外僑辦出具證明,即可辦理先人骨灰撒海事宜。
但對於很多像程軍爺爺奶奶這樣有傳統觀念的人來說,他們還是希望親人去世安葬後,有壹個實體可以“年年見”,可以是放在殯葬機構的骨灰,也可以是紀念碑,也可以是壹棵樹。為此,許多城市的殯葬管理部門也已建成或即將建成海葬紀念設施,舉行海葬公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