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審美文化中對文學的審美描述的是道根文枝。
解析:道根文枝即道為根本,文為枝葉。南宋朱熹的美學觀。“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朱子語類》卷壹百三十九)他認為道與文是壹種主從關系,故唯其根本子道,所以發之於文皆道也。三代聖賢皆從此心寫出,文便是道(同上)。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
先秦兩漢藝術社會學經過“先秦的理性精神”洗禮,以人間趣味和政教倫理為核心的禮樂文化的審美意識,終於確立起來了。
中國古代“文”的概念,在美學上不亞於“美”。它們構成了中國美學的兩個基本範疇。
“美”保留了實用功利的特征;“文”壹開始就有超功利的傾向。
孔子曰:“裏仁為美。”
孟子用“以義為文”補充了孔子的“裏仁為美”。
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惡通過“禮”的引導可使其善。故“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墨子的觀點:“為樂非也。”意思是先吃飽肚子再說美的事。被孟子痛斥為禽獸。
韓非子認為:“禮樂勃興則亂法,文章奢侈則失國。藝術和審美都是治國的大敵。”
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莊子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莊看來,真正的藝術是自然的(非人為的)“道”的創造,真正的審美是對道的體驗和觀照。道家的道,某種意義上是對儒家的德(仁義禮樂)的否定。它具有某種形而上的東西,但不是西方的“物理學之後”,而是“倫理學之後”。
董仲舒的新儒學,建立了壹個“天人合壹”的神學目的論。
自此,心物交融的移情態度成為中國文人的主要審美方式,情景合壹的移情手法成為中國藝術創作的主要法則,意境成了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的主要審美範疇。所謂意境,指藝術品中的“天人合壹”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