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平面
(1)單座建築的平面
中國傳統的“單座建築”平面構成壹般都是以“柱網”或者“屋頂結構”的布置方式來表示,因此它其實是結構的平面。
(2)建築群平面
中國的建築觀認為壹個單體的建築物或壹個單獨的建築群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常以群體組合。如宮殿、陵墓、壇廟、衙署、邸宅、佛寺、道觀等都是眾多單體組合起來的建築群,這些建築通常都左右均齊的布局,庭院有明顯的中軸線,顯得嚴肅尊嚴,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二. 立面
建築學家梁思成對中國古典建築的立面構圖作過這樣的總結:“中國的建築, 在立體的布局上,顯明的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壹)臺基,(二)墻柱構架,(三)屋頂。中國古典建築在立面構圖上,壹如平面組織壹樣,分立分組的觀念相當強,不但讓“三位”各自存在,而且往高空發展的多層樓閣、佛塔,屋身也沒有讓它們自成為壹體。除了中國古典建築之外,所有的建築立面構圖的重點都是放在屋身之中,底部和頂部不過是稍加變化而已。
三.結構與構造
中國古典建築的結構和構造,無論方法、取材、形制、用料大小等問題大部分都是主要依照當時所用的“法式”、“做法”、“定制”等來決定的。中國建築從開始的時候就把主力放在木骨架結構上,因此對於建造“骨架”就有了兩三千年的實踐經驗,除了建立穩妥可靠的建築和壹般殿堂房舍的標準結構體系之外,還要負擔各個時代的各種特殊的建築任務。
四、構件
中國建築很早就對柱式做出合乎力學要求的“細長比”的規定,並不像西方古代那樣長期使用過分粗壯的柱式。中國建築的柱子不論材料、功能和形狀基本上相壹致。
五、色彩與裝飾
中國木構建築裝飾包括粉刷、油漆、彩畫、壁畫、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築材料和細部如梁枋、鬥拱、檁、椽等結構構件,經過藝術加工而發揮其裝飾作用。除次之外還綜合運用了我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繪畫、雕刻、書法等。色彩的運用也是我國木構建築的顯著特征之壹。
六、設計與施工
古代的建築設計不被認為是個人的藝術創作,因此甚少突出個別建築師的設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