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秦朝的理論
《郭芹論》是賈異正論文的代表作,論文分為三個部分。全文從各方面分析了秦朝的過失,故取名《論秦》。本文旨在總結秦暴斃的歷史教訓,為漢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提供借鑒。是壹組見解深刻,極具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第二,“兩個首都”
《雙城賦》是唐代李煜寫的。唐文宗太和時期,李煜寫了《西毒賦》、《杜東賦》,直接效仿班章,寫長安、洛陽,成為唐代少有的大賦(註:李煜《西毒賦》、《杜東賦》載《文苑華英》卷四十四。
馬對其創作時間的考證,是唐文宗太和四五年(830或831年)所作,亦是如此。神馬先生《浮石》(342-34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7月1987)。)。
三、《二井賦》
二井賦是東漢時期的壹部辭賦,也是張衡的代表作之壹。二京賦包括西京賦和東京賦。二京是指漢代的西京長安和東京的洛陽。《二井賦》因其結構嚴謹精密,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漢賦的代表作。
第四,“模式”
《列子》是三國時宰相諸葛亮在決定攻打魏、收復中原之前寫給後主的壹篇檄文。出自《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卷三十五。?
這張桌子以討論為主,帶有敘事性和抒情性。全文以誠懇委婉的言辭規勸後,主要是開誠布公,賞罰嚴明,親疏遠近,以復興漢室,還其故都(洛陽);同時也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之念。這篇文章用四句話寫成,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引用古老的典故。?
五、《世說》
《世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的壹篇議論文。闡述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以為人師為恥的世界,教育年輕人,起到改變風氣的作用。
本文列舉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層層對比,反復論證,論述向老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當時社會上“恥於向老師學習”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誌,也表現了作者不顧世俗獨立發表意見的精神。全文雖然不長,但寓意深刻,論點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