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希特
布萊希特重視戲劇的教育功能,多年來探索“宣傳、鼓動和藝術”的結合,提出了“史詩戲劇”理論和“異化效果”的表現方法
所謂“史詩劇”,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去理解和反映生活,突破“三統壹”的編劇方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戲劇結構形式,多方面展現生活廣闊多彩的內容,讓觀眾通過眾多的人物場景看到生活的真實面貌及其復雜性和矛盾性,激發人們對改變社會的思考和熱情。
“分離效果”是布萊希特提出的壹個新的美學概念,也是壹種新的表演理論和方法。它的基本含義是用藝術的方法使平凡的事物變得不平凡,揭示事物的因果關系,揭露事物的矛盾本質,使人認識到改變現實的可能性。就表演方法而言,“分離法”要求演員與角色保持壹定的距離,而不是將兩者融為壹體,演員要高於角色,控制角色,表演角色。他也反對幻覺集,為的是擺脫舞臺上生活的幻覺,讓觀眾冷靜分析判斷。他在戲劇中加入了敘事因素,把歌唱作為戲劇的壹個組成部分。同時,他用場景的標題和場景的詩句,清晰地告訴觀眾劇中會發生什麽,以此來強調創作過程中的理性因素。這構成了布萊希特現實主義表演方法的特點。
布萊希特* * *寫了大約50部全劇和短劇,如《大膽的母親和她的孩子》、《伽利略傳》、《四川好人》、《高加索的灰蘭吉》。布萊希特戲劇是20世紀德國戲劇的壹個重要流派,對世界戲劇也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