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1、農業中的所謂“三才”理論“三才”壹詞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系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壹,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裏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壹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壹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采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壹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為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2、具有濃厚特色的經營思想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代田法”和“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壹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壹歲之收,常過縵田畝壹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壹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壹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請登錄會員後閱讀全文。
上一篇:中國的舉國體制有哪些利弊?下一篇:5438年6月+2020年10月,全國汽車銷量創近五年歷史新低,奔馳GLC銷量直逼吉利約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