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壹世紀,到明朝基本定型。明清在民間廣為流傳。易在《冷錄雜識》卷壹中寫道:“最近有七個妙計。
它的公式是五,它的數目是七,它的變異公式多達壹千個。東西形狀小,隨意變化,布滿遊戲,足以解悶,打破沈默,所以世俗的人喜歡。"
不知道什麽時候,“七巧圖”流傳到國外,受到了他們的歡迎和重視。李約瑟說這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方式”之壹,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至今仍有壹本“七巧新譜”。美國作家埃德加·阿蘭波特用象牙精制了壹幅拼圖。法國拿破侖在流放中也用拼圖遊戲作為消遣。誰能想到七巧板會和拿破侖·波拿巴、亞當、杜雷、愛倫坡和卡羅爾有關系?其實都是七巧板的愛好者。
妳玩過拼圖遊戲嗎?那些簡單的七塊木板可以拼出千變萬化的圖形。誰能想到這種玩具是由壹種古代家具演變而來的?
宋代有壹個人叫黃,他非常擅長幾何。他熱情好客,發明了由六張小桌子組成的“宴會桌”——吃飯的小桌子。
後來有人將其改進為七桌酒席。根據吃飯的人數,桌子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三個人拼成三角形,四個人拼成正方形,六個人拼成六邊形...這樣大家都方便,氣氛也更好。
後來有人把宴席縮減到只有七塊板,用它來拼圖,演變成壹個玩具。因為它非常聰明有趣,所以人們稱它為“七巧板”。
明末清初,皇宮裏的人們經常用它來慶祝節日和娛樂,並把各種吉祥的圖案和文字放在壹起。故宮博物院還保留著當年的拼圖是e68a 84 E8 a2 ade 799 bee5ba 63133264623834!
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壹些外國人玩了壹整夜,稱它為“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