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成因與發展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成因與發展

從原始社會到漢代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形成時期。原始社會建造窯洞式、地面式、幹柵欄式的木質建築。商代夯土技術成熟,有大規模的宮殿和墓葬。西周時期出現了以宮殿為中心,殿堂建於夯土平臺上的城市,木構架已成為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戰國時期城市規模擴大,高層建築更加發達。磚和瓦的使用也反映了建築技術的進步。秦漢時期,作為壹種獨特的體系,擡梁穿鬥式結構的木構架建築已基本成型,城市、宮殿、墓葬和規模空前的長城相繼建成。東漢時期,所有的石頭建築都出現了,比如石廟和石墓。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發展時期。北魏洛陽城是在漢魏都城的基礎上重建的,布局呈長方形,形成以宮殿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建立東西兩城。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建築興盛,寺廟、塔、石窟眾多,雕塑壁畫精美,自然景觀園林眾多,在木結構和磚石結構技術上表現出很大進步。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成熟期。隋代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安全拱門大石橋安濟橋,唐代長安城在隋代大興城的基礎上繼續修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殘存的建築和城市宮殿遺址在布局和造型上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技術水平。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是建於唐代的五臺山、南禪寺、北鬥寺的壹些建築。

宋代是中國古建築大轉型時期。北宋壹改漢代以來都城采用的封閉式廣場市場體系,成為沿街店鋪的街鋪模式。建築構件的標準化是在唐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監理李傑撰寫的《建築風格》是北宋時期管理各種建築設計、結構和材料的規範。宋代的建築規模普遍小於唐代,但建築造型更為精美和精細,有許多復雜風格的廳堂、閣樓、流行的仿木磚石塔和墓葬。園林建築在宋代變得更加流行。現存的宋代著名建築有晉祠、太原的聖母院、泉州的景清廟、正定的龍興寺、寧波的國保寺等。

元代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進壹步發展的時期。元代建築除了繼承宋代傳統外,還受到其他民族甚至區域外的影響。元朝的都城是按照漢族都城的傳統布局建造的,規模龐大,規劃完備,功能齊全。藏傳佛教和伊斯蘭建築遍布全國。遼代創造的“降柱法”在元代被廣泛采用,使梁結構有了創新。現存的元代著名建築有山西芮城的永樂宮、洪通的廣勝寺和北京妙應寺的白塔。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建築發展的高峰期。在明代,城墻和長城是用磚和石頭建造的,當地的建築也使用了大量的磚和瓦。釉面磚和釉面磚的數量和質量超過了歷代。同時,民族建築有所發展,地方建築特色顯著。經過元代的簡化,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木構架。到了清代,工部的《工規》統壹了官方的建築模型和材料標準,簡化了施工方法。明清時期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大發展,明末編撰的《園林冶金學》是致力於總結造園技藝的經典之作。到了清代,除了興盛的園林建築外,還修建了大量的藏傳佛教建築。有8萬多座古建築,大部分建於明清時期。故宮、天壇、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

1840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設立租界,逐漸引進西方建築形式;壹些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帶回了歐美建築的流行風格;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對現代建築仍然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20世紀初,由於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建築風格的融合與交流,在城市規劃和單體建築與群體的設計中出現了復雜多樣的現代建築風格。

  • 上一篇:中國十大傳統美食中國傳統美食有哪些
  • 下一篇:中國的安全政策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