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壹位名醫。人們稱他為扁鵲。他醫術很好,經常去宮廷給國王治病。壹天,扁鵲巡視蔡桓公。儀式結束後,他站在桓公身邊,仔細觀察他的臉。然後他說:“我發現國王的皮膚有病。妳要及時治療,防止病情惡化。”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根本沒病。我不需要任何治療。”扁鵲走後,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是在沒有生病的人身上顯示他們的能力,以便說別人健康的身體已經治好了。這個我不信。”
10天後,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檢查了桓公的臉後說:“妳的病出在肌肉上。如果不治療,病情會惡化。”桓公不信這個。扁鵲離開後,他對病情惡化的說法深感不快。
10天後,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著桓公說:“妳的病已經發展到肚子裏了。如果不趕快治療,病情會惡化。”桓公還是不相信。他更反感“病情惡化”的說法。
又過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他們壹見面,扁鵲就轉過臉去。這就把桓公弄糊塗了。他心想:“為什麽扁鵲這次不說我生病了?”桓公派人去問扁鵲為什麽。扁鵲說:“當初桓公皮膚有病,用湯劑清洗和熱灸很容易治好;後來他的病到了肌肉,針灸可以克服;後來桓公的病人去了胃,吃草藥煎劑還是有療效的。但現在他的病已經進入骨髓,人類的醫術已經無能為力了。壹個得了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掌握在恐怖分子手中。如果我說我精通醫術,那麽我擺脫了疾病就會受到傷害。”
五天後,桓公痛苦難忍。看到情況不妙,他主動提出找扁鵲治病。差人來報曰:“已投秦去了。”桓公這時後悔了。他痛苦地掙紮著死去。
啟示: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於自己的疾病和社會上的壹切不好的事情,不要怕醫,要及早采取措施,妥善解決。否則到了病入膏肓,釀成大禍的時候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