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理差異和氣候差異
1.中國幅員遼闊,橫跨經度和緯度,這直接導致了四個地理區域的劃分。閱讀圖5.4《中國的四個地理區域》,首先通過邊界A、邊界B、邊界C的具體分布,確定四個地理區域的位置。
2.根據活動1的提示,觀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邊界和北部區與西北區的邊界A,引導學生分析兩個邊界的相似性,說明這裏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季風的影響。西北地區深入內陸,不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少,體現了幹旱的區域性特征,而位於東部季風區的南北地區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處於濕潤和半濕潤地區。
3.根據活動2中的提示觀察邊界線B的位置,學生自己在1等溫線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尋找與自己位置對應的1等溫線和等降水量線。結果分別為10月份65438±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由此將邊界B分為南部區域和北部區域,主要的區域差異表現在溫度和降水的綜合氣候上。最後根據提示,從地形和河流分布圖中確定了1月的0℃等溫線和800 mm的等雨量線,位於秦嶺-淮河壹線。學生根據課本上的問題提示逐壹尋找答案可能會比較慢,但教師要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給學生的探究學習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4.根據活動3中的提示,觀察邊界C的位置與中國第壹步的邊界重合。學生發現邊界C與中國地形第壹級和第二級的邊界非常壹致後,就可以判斷青藏地區與南部地區、北部地區和西北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5.老師總結。完成下表。
名字
位置範圍
主要省份和地區
除法基礎
北部地區
壹般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淮河以北,渤海、黃海以東。
包括東北三省和黃河中下遊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區,以及甘肅東南部和江蘇、安徽北部地區。
它是中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在65438+10月的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部地區
它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海和南海的東南部。
包括長江中下遊、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中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10月1℃等溫線和800 mm等雨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壹般位於大興安嶺西部,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內陸腹地,400毫米等雨量線以西。
藏區
位於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川西。
是壹個獨特的地理單元。高海拔和寒冷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