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市的道路網多為方格形,這種街道便於交通,街坊內便於布置建築。漢長安城中即有集中的市,設官吏管理。唐長安城集中設置的東市、西市規模很大,按行業設肆。北宋開封城則將道路和商業結合起來,沿街設店,形成繁華的商業街。漢長安城中就有作為居住區單位的裏;唐長安的裏坊有坊墻坊門,嚴格管制。宋以後的城市雖有裏坊名稱,但已無坊墻坊門。
中國古代按規劃建造的城市所體現的中軸線對稱的平面布局,既統壹又富於變化的空間處理手法等,是中國古代城市布局的傳統特征。這種布局的淵源有二:壹為中國傳統的內向庭院式低層建築群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軸線突出主要建築物的布局手法;二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反映封建統治階級意圖的不正不威的等級觀念和秩序感。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重視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北方城市如唐長安、宋開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內,在總體布局上把城市建築和水面、綠地巧妙地結合起來,既滿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環境。不少南方城市的規劃更註意利用河流的舟楫之便,有的還在城中因勢開辟壹套與街道相輔的河道網,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獨特的城市布局結構。古代城市的建設與園林綠化往往是同時進行的。帝王苑圃和私家園林雖為宮廷和私人所獨占,但對美化城市面貌和改善城市小氣候都有壹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