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是壹個民族自我宣言,意思是“生活在山林中的人”。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裏,至今還留有鄂溫克族人的足跡和炊煙,它的聚居地是奧魯古雅鄂溫克族獵人村,有“北極村”之稱。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壹些娛樂體育活動,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了春節和附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之外,鄂溫克族還會在農歷五月下旬舉行“米闊欽”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是壹個民族主張,其含義有兩種解釋,壹種是“住在山裏的人”,壹種是“使用馴鹿的人”。清朝以前,人們壹般稱鄂倫春族為“索倫部”、“祭祀部”或“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篝火晚會。在這壹天,鄂倫春族人會點燃篝火,載歌載舞,慶祝他們的民族節日。還有臘月二十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族的先民與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與篝火極其接近。
赫哲族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就繁衍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流域。歷史上曾有黑金、黑鎮、赫哲、齊冷、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壹後的民族稱為赫哲族,意為居住在河流“東”和“下遊”的人。元宵節是赫哲族的傳統民間節日。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人,每年農歷七月15,都會燃放河燈,祭祀河神,以祈求保佑百姓平安豐收。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為“先鋒”。民族血統契丹。17世紀中期,為了維護祖國統壹,這個民族打響了武裝抵抗俄國入侵的第壹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格內”,視其為壹年中最大的節日。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在這壹天,人們互相塗抹對方的臉,認為塗抹得越黑,新的壹年就越吉祥。
俄語
俄羅斯族是18世紀後從沙皇俄國逐漸遷移到中國和新疆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統治新疆期間,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俄語。主要散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的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他們信奉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是復活節。節前壹周,我不吃肉,只吃素食。
滿族人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三省,以遼寧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來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語改稱滿語。傳統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二月壹、端午節和中秋節。傳統體育活動如“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壹般在節日期間舉行。黃金節是滿族“舉國歡慶”的日子。1989 10月,正式將每年的12 3定為“黃金節”。
希望能幫到妳,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