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自儒家美學:
儒家美學思想以孔子的美學思想為基礎,孔子強調道德、變化、統壹、整合的力量。這
從中國古代的悲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比如在悲劇的過程中,人們會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從而達到壹種和諧統壹的狀態。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被古人用來自我安慰,讓他們在內心找到壹個犧牲自由的理由,於是沖突在悲劇的發展中逐漸淡化,人們的鬥爭意識也逐漸平復,為後來的大團圓結局埋下伏筆。
(2)
出自道家美學:
中國悲劇最大的特點就是主角往往服從於逆來順受,掙紮,往往掙紮就是走投無路時最後的抵抗。這也是中國悲劇的最大看點。這種辭職的理論思想源於道家的“無為”和“為官”思想。當他遇到自己無法與之抗衡的強大力量時,他只是簡單地避免與它對抗,無牽無掛地生活。悲劇中有很多苦難,都來源於此,這也為悲劇中主人公“不反抗”的性格設定找到了很好的解釋。
(3)
來自禪宗美學:
“空”和“苦”是禪宗最重要的思想理論。在禪宗裏,壹切都是空的,但對虛幻世界的無限追求會產生苦。所以強調修身養性,中國人內斂含蓄的性格就是很好的寫照。基於儒家的善的原則,主角在悲劇中掙紮自責,對任何外來事物的攻擊都根植於自己。不如承認命運的辛酸,但他也想從自己做起。
總結:
總之,這三種美學思想是中國悲劇的根源和基本建構。中國的悲劇之所以沒有西方那麽驚心動魄,主要是因為忽略了悲劇本身的沖突美。悲劇本身的美就在於對美好事物的不斷破壞,數量大,有深度。而走“苦樂參半”路線的中國悲劇,卻無法表現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美。大團圓的安排,人的心理更容易接受很多。潛意識裏知道結局,增強了觀影的穩定性,減少了觀影的期待和未知。悲劇精神的強化或弱化是中西方國家無法做到“驚心動魄”的主要原因。
中國的悲劇意識是壹種在發展過程中弱化的悲劇意識。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經驗主義和體驗式的,所以當他們遇到自我與自然的沖突時,首先想到的只是如何屈服於這種沖突不可抗拒的壹面,放棄武器主動投降,或者如何在這種沖突下完成壹種隱居和逃離。然後他們用另壹種思維模式去克服這樣巨大的痛苦。他們不敢直面艱難的挑戰,也沒有某種強烈的悲壯沖動去抗爭。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中國人悲劇意識的表現形式。最後的結局永遠是冤冤相報,追求壹種虛無主義的心理平衡,而這樣的悲劇只會產生同情,而不會產生鬥爭的激情,會讓中國的悲劇失去震撼力和悲劇精神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