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民間婚喪習俗有哪些?

中國民間婚喪習俗有哪些?

中國民間婚喪習俗各地有所不同。

以洛陽為例:

壹婚嫁習俗

(壹)定親:通常由男方請媒人提媒,經提婚後雙方男女可自由聯系經過壹段時間的相互認識,理解。經媒妁在男女兩家多次往來,雙方認定了婚事,就交換命單。

(二)擇吉:命單又俗稱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請求婚期。備禮傳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後,將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壹起推算。先請陰陽先生算出吉日,忌單日、晦日,尚雙月雙日,以花朝節和臘八節的日子最多。選好後,用紅紙寫上喜日,備禮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無異議,雙方著手各項婚事的準備,視為正式定親。婚約既定,不能更改。

(三)備婚:男方修建新房,裝飾室內,女方購置嫁妝。嫁妝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櫃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興旺之意;半嫁則各樣兩套,象征成雙成對。中等人家多置全嫁,農戶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妝,極盡奢華。吉日前壹二日,男方備大禮送至女方家中,內有大肉、雞、鵝、衣物等。

(四)迎娶:迎親的時間,即陰陽先生算出的吉日,不能誤點必須按時,否則以後家人容易生病。男家洞房、中堂、門、窗及樹幹張貼大紅“囍”字,有正貼和倒貼,倒貼者取“喜到”之意。迎親時,男方備彩車至女家接親。伴娘必須是未婚的且是不能懷孕的。車走後鼓樂先導,壹路吹吹打打,不時鳴放鞭炮。入婆家門時,新娘要洗臉(有專門的侄子或兄妹、端洗臉水),換婚紗。婆家擺設宴席。 至此,雙方算順利完成嫁娶禮儀。

二 喪葬俗儀

(壹)入殮 在農村雖現在實行火葬,可仍有壹些風俗在農村實行。死者家屬要為逝去的人做棺木外形壹頭大、壹頭小。買壽衣習慣用單數,5件,7件不等,藍、藏青、灰色均可,忌用黑色。不綴鈕扣,綴布帶系著。而死者家屬在死者彌留之際,親屬靜候身旁“送終”。氣絕後,燒落氣紙,將屍體移至正屋,置於床板或草鋪上,頭向下方,臉蓋黃裱紙。 死者子女披麻戴孝,孝子手持哭喪棒,棒上用白紙條纏繞。身系草繩或纏黑紗,穿草鞋或白面布鞋,蓋棺後,用3枚大釘封口。

(二)出殯,出殯之際,親友全體舉哀,助喪者將牢盆舉起,讓喪主頭頂片刻後摔碎於地,即碎便起棺,鞭炮,鼓樂齊鳴,孝匾、挽聯、挽幛壹起走到墳地。墳地位置由陰陽先生確定,葬前打井坑,須壹次挖成。定好棺位放入棺才,封土。

(三)復三 亡人安葬後,還要舉行各種祭奠活動。3日內,每日夜晚親眷到墳上送火把。第三日孝眷到墳前擺祭,接土圓墳。 從亡人死亡之日起,每7日為壹期(即“壹七”),到靈前焚香化紙。“五七”時,到墳前燒紙,並將紙制人、馬、屋及生活用具燒掉。孝子在“五七”之內(光山等縣是百日內)不能理發剃須,不穿紅戴綠,不赴喜宴,名曰“囚七”,替亡人坐牢。下葬後,將亡人靈牌按男左女右安置在供桌上,每日早晚壹爐香,中午供飯;直至滿周年。周年時,焚香、化紙,親友參加祭奠。孝子守父母之孝為3年,伯叔兄弟和夫妻之喪為1年。男穿白鞋3年,女穿白鞋8個月。3年內,頭年春節不貼春聯,只貼菱形白紙,子孫不外出拜年,近族人家不貼紅聯,親朋在正月十五前後為亡靈拜新年,燒新年紙;第二年貼黃或藍色春聯,第三年貼紫或綠色聯,3年後方可貼紅聯。滿3周年時,隆重祭奠後焚化靈牌,孝子除孝服,去掉白鞋。

  • 上一篇:中國古代人夏天喝什麽飲料?
  • 下一篇:中國家具十大品牌:中國家具選購指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