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國武術早在古代就忌諱交流,或者互相學習。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武術沒有壹個完善的競賽機制。絕招就是殺人,壹旦動手,往往不是死就是傷,門派的原招很可能被圍觀者竊取甚至破解,導致門派陷入險境。所以,除非關系到門派的聲望,生死,壹般不會有所謂的挑戰或者決鬥。這間接導致中國武術相對於其他格鬥術缺乏實戰檢驗,容易拘泥於門派,導致其失傳。後來火器的出現,讓武術等搏擊技藝失去了昔日的輝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更方便、殺傷力更大的火器作為武器,間接減少了武術弟子的數量,最終導致很多武術因為無人傳承而失傳。
後來,武俠小說在明清尤其是清代突然興盛起來。因為外患,武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偶像,於是紛紛加入武校。其中不乏借機以神話吹噓自己武功的人,以此吸引弟子加入,各種誇張的“神功”在當時被吹了出來:比如打通大小禮拜天、全身經絡壹指可斷、鐵布衫刀槍不入、飛雪無痕等等。而缺乏低調的真武士人更是被排擠,加速了門派的沒落和失傳。
民國時期,武術曾被稱為國術,武風盛行。然而經歷了這麽多風雨,真正有真材實料的存活下來的武館少之又少。抗日戰爭爆發,社會動蕩,人民貧困,中國無暇顧及武術的發展。40年代初,中央武館遷出南京,途經長沙、桂林、昆明,1940遷至重慶北碚。1945抗戰勝利後,遷到重慶市區,居無定所四處遷移。但由於資金不足,人心浮動,各地武館紛紛關門。比如山東武館改成武術隊參加抗戰,只有山西壹個角落的武館還能活下來。
但是最後WG來了,全國都禁武了。僅存的武功死於“文WG革”。雖然後來又恢復了武術,但只能在京劇中使用,並沒有成為壹項職業運動。所以當時雖然有門派,但是從來沒有互相切磋過,使得本來就很脆弱的中國武術更加沒落。大部分武術都變成了只招搖,沒有實戰價值。
後來解禁後,中外武打戰績慘不忍睹。大部分民間武術最終都演變成了壹種總是靠表演姿勢嚇唬人的悲情武術,最後變成了王八拳。最著名的壹個例子就是1953年,吳太極宗師吳(太極拳社社長)的長子吳公義與白鶴派拳手陳之間的壹場“生死較量”。妳可以去查壹下,簡直就是兩個賤人之間的打架。
到了現代,功夫還是不健康。閆芳、許等武術騙子敗壞了社會風氣。所謂的功夫,現在只能在電影電視劇裏看到。
但是,如果妳問的是非實際的中國武術,那麽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妳,真正懂功夫的人很多。這些武術的鼻祖是華佗發明的五禽戲,其主要目的是強化強生的健康而不是攻擊他人。有些精通這種功夫的人,身體能力會比普通人高很多,包括速度,耐力,體力。但畢竟不是實戰武術,其招式不會有任何實戰價值。不會出現壹只手把人吹走的場景。
回答完問題,最後說點自己的想法。李小龍先生曾經說過“武”字由“停”和“走”組成,所以武術的終極意義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不是殺得血肉橫飛。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覺得很多人都在問中國的武術到底好不好,他能不能打,有沒有人真的會功夫,好像所謂的武術就是殺人,武術就應該是壹片片的互相殘殺。真心希望大家能理解戒驕戒躁,為武而戰的武學精神。
手打的話不要給分。我只是希望有人能真正了解中國武術。希望大家不要誇中國民間高手壹手能敲碎石頭,不要曲解武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