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羅列歷屆世博會中國館的概況,我們不難發現,在漫長的參展歷程中,中國館的面貌具有某種恒常性,總是離不開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和傳統文化符號的影子。作為展廳門戶的牌樓幾乎貫穿始終,展廳的建造經歷了從官署、辦事處照搬傳統,模擬北京城墻、長城、夫子廟,模仿故宮、禦室;借用《中國古典文藝復興建築》中的傳統建築構件和裝飾;然後近年來拼貼傳統文化符號,整體使用傳統建築構件。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歷史時期中國與外部世界的內在聯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秦曾提出壹個發人深省的問題:“1911年的政權更叠(滿清改為民國)並沒有引起建築風格的劇烈變化...1949年的政權更叠(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在30年代結束。政治上,兩次政權更叠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都沒有引起建築風格的劇烈變化。”這在世博會中國館的建設中也可以體現出來。1915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非常重視,試圖在世界上塑造其新創建國家的形象,而這次世博會也被認為是近代展覽史上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壹次。那麽,備受矚目的中國館是如何設計的呢?民國根據故宮太和殿復制了國家館。太和殿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主軸線上的顯要位置,與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天下觀念息息相關,是象征清政府統治的政治符號之壹。支持* * *和制度的革命派推翻了清政府,但在國際舞臺上塑造自己的政治實體形象時,繼續利用被推翻者的政治符號來扮演新的宗教和政治場所的角色,雖然這種功能與清初的那種祭祀有著本質的區別。這說明在民國參展商的眼裏,這個歷史符號對於塑造自己的形象還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作為壹個新的共和國,它壹開始還沒來得及建立壹種全方位符合自身訴求的新建築風格。按照人們的理想,“結合東西方建築的特長”的建築範式——“中國古典復興建築”在1930左右成為中國官方建築的標準樣式。民族性的要求使建築的精神功能及其對民族文化的象征意義凸顯出來。在費城世博會1926和芝加哥世博會1933-1934上,中國館采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官方建築風格。在1982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上,首次亮相的新中國建造的國家館被認為具有新中國十大建築的特征。十大建築依然遵循“中國古典復興”建築理念。這說明傳統官方建築元素也是在新中國政府眼中呈現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目前,上海世博會2010中國館設計方案已經確定,土建工程已經完成。中國館的整體造型模擬了中國古代的帽子或鼎的形狀,組織結構采用中國傳統建築構件——鬥拱的形式。評論家馮淵說,中國“世界形象”的符號系統,其實是民國政府尋求從宮殿向國家建築轉型時就已經奠定的。1904年,晚清政府參加聖路易斯世博會,斥巨資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國家館”。現在,古老的帽子或三腳架形狀的中國館只不過是壹個由鋼鐵和玻璃制成的“現代國家館”。他認為,通過強調中國的形象特征來維護自尊,突出了刻意掩蓋的自卑心理;對中國符號的癡迷反映了我們對建築的膽怯,也暴露了壹些後殖民綜合癥。從國家館出現到今天,世博會中壹直有國家館以歷史經典建築的形式強調國家形象。當然,形式和內涵也幾經變化。從中國參加百年世博會的歷史來看,中國館的“傳統元素的現代演繹”方案承載了諸多政治文化訴求,其恒常性表現了某種社會機制和文化心理的內在延續(對應秦兩次改朝換代的政治劇變論);國際展覽平臺中國內外輿論的褒貶,與其所謂現代解讀的水平和模式有關,更與時代進程中參與者和觀眾視角的變化和重復有關。
上一篇:中國有哪些不錯的漫畫?下一篇:中西方文化節日有什麽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