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醫)
別名木賊(滇南本草)、細木賊、蕨類植物、人參、百合科(廣西野生資源植物)、伸筋草、藏紅花藤、藏紅花、白薇(滇南本草校訂本)、牛膝、杉、厚根草、波吉草(廣西中藥誌)。
來源為木賊科鬼針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學鬼針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莖與孢子囊莖相似,單生或叢生,分枝或不分枝,細長有節,節間多為中空,通常高達1m,直徑約2-15mm,表面有6-30條棱,光滑或1排密集的小針狀突起,溝中有2排氣孔。小枝1或2 ~ 3個壹組,很少4 ~ 5個,小枝可能再次分枝。葉退化,輪生,小,與葉鞘相連,葉鞘常呈管狀或漏鬥狀,緊密貼合,短或稍伸長,頂端有齒,基部留有截頂,* *或三角形。孢子囊穗長約2.5厘米,頂端有短尖或小穗;孢子囊6 ~ 9個,排列在孢子葉下緣1排。孢子呈球形,有兩根絲狀彈力絲,呈十字形纏繞在孢子周圍,遇水彈開繁殖。
生於溪,溝,沙土或粘土上的半濕潤地方。分布於華南、西南及長江中上遊地區。
秋收老壯者,剪去地上部分,挑出雜草,曬幹。
幹燥的全草為細長分枝的圓柱形莖,淺綠色至黃綠色,長約60厘米。表面粗糙,有縱溝,節多,節長5 ~ 8 cm,有的長達13 cm。幹了容易斷,濕了堅韌空心。葉鞘短管狀,靠近莖,基部和鈍頭處的齒呈暗褐色。厚條、綠松石、長身、肉厚者優先。
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等地。局部用作盜馬賊,見“盜馬賊”。
性味甘苦,性涼。
①滇南草藥:“性微寒,味微苦。”
②廣西中藥記載:“味甘,微苦,性涼,無毒。”
功能主要用於利尿、清熱、明目。治療結膜充血疼痛、翼狀胬肉、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淋病。
(1)《滇南本草》:“疏肝解郁。(治眼)突發暴力,腫痛,揭膜,消翼狀胬肉,爬眼。治五淋,玉莖疼痛,大便白濁。(激進)白帶、血瘀、月經不調的女性。大腸下止血。”
②廣西中醫記載:“解表利濕。治水腫。”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臨床應用
成人每天用鮮草1 ~ 2兩或幹草1兩,煎水當茶。據82例觀察,多數病例服藥後尿量增加,食欲改善,黃疸明顯消退。可能與本品利濕、去黃、清熱的有益作用有關。
提醒您:本中草藥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