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種歷法記錄:農歷、陽歷、陰陽歷。公歷又稱公歷,是指地球繞太陽公轉壹周,總長約365天。
在農歷中,月球繞地球運行壹個月。平均公轉壹周,總長度約354天,形成公轉時差。
農歷節氣,也叫陰歷,現在叫老黃歷。二十四節氣是在陰歷和陽歷相結合的基礎上增加的。
空氣和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日夏至日夏分初霜小雪冬至日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反映了太陽周期的規律,古人據此進行農業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 165438+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的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中每壹個節氣相隔半個月左右,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節”是指壹年中的壹段,是壹段時間的表示;而“氣”指的是氣候,是天氣變化的概述。
是古人根據各階段特有的氣候或物候現象和農業活動而賦予的名稱。這兩個詞合起來指的是壹年中某個階段的天氣變化。12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長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每個月的第二個節氣是“中氣”,即有雨、春分、谷雨、小滿、夏至日、大暑、酷暑、秋分、初霜、小雪、冬至日、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持續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即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