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比唐如此重視弩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在古代戰爭中,騎兵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集團的騎兵沖鋒影響巨大。對付敵軍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自己的騎兵。唐朝的騎兵很厲害。在與外敵作戰時,他們並不懼怕對方的騎兵,所以自然對步兵的弩不加理會。
到了宋朝,晉末的石敬瑭割讓十六州給契丹,隨後西夏在靈州興起,建立西夏。傳統的產馬區都被外族占據,宋軍騎兵很少,而且與之前的中原政權不同,宋朝面對的敵人比過去的遊牧民族更可怕。
契丹和西夏雖然是遊牧民族,但他們從中原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和技術,建立了強大的國家,武器生產也比傳統遊牧民族先進得多。契丹這樣的重騎兵全身披掛重甲,普通的刀箭很難傷到,這在以前的遊牧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面對這樣的對手,缺乏騎兵的宋軍僅靠步兵難以抵擋。所以,加強遠程武器的威力,盡可能的削弱對手,是壹種現實的選擇,而弩無疑是壹種非常合適的武器。在這種思維方式下,對弩的關註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自然也就出現了臂弓等武器。
據宋代記載,臂弓射程340余步,可入榆木半箭,威力甚大。完顏宗弼曾說他害怕宋軍的臂弓和重斧,可見它確實可以算是克敵制勝的武器。當然,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只要有可能,宋代名將都會盡量組建騎兵部隊,而不僅僅是依靠臂弓。
比如嶽飛,他就用繳獲的馬匹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能夠和八金軍的騎兵打幾十個回合,所以打了很多次八金軍的勝仗。